在成都,如何两天吃遍干锅凉粉肘子...
(来源太平洋时尚网合作公众号:企鹅吃喝指南)
到成都,你需要认真参悟一个字:“悠”。
成都人喜欢说“悠”——
慢悠悠,悠哉哉,凡事莫急要“悠到点”;遇上许久不见的朋友,第一句话总会问:“你最近又悠到哪儿切了?”
民国大师黄炎培,曾如此描画成都的闲散:
“一个人无事大街数石板,两个人进茶铺从早到晚。”
所以,就算只有48小时,在成都也不要慌。景点少看一两个甚至不看都不见得是损失,倒是喝几杯青城雪芽,尝几把串串,啖几口冷淡杯比较重要。
让自己慢下来,陷入成都这张柔软的沙发,在舌尖上感受天府之国千百年积攒的从容安逸吧。
Day 1
川味初体验
虽然被称为“耍都”,但成都之所以有今天的兼容并蓄、闲适有度,原因一点也不好耍。周边频发的天灾和作为西南粮仓引来的战祸,如今的成都人往上推三代,绝大多数都是外地甚至远乡人。
上世纪著名川菜大师蓝光鉴曾说,“所谓‘川味正宗’者,实际上是集南北烹饪高手做的地方名菜,融于川味,以蜀人喜吃的味道出之。”
所以,川菜百菜百味是自然:郫县的豆瓣、成都的二荆条、汉源的花椒、自贡的井盐、广汉的清油、阆中的醋、宜宾的榨菜、夹江的腐乳……如此炮制出的菜肴,不仅层次多样味道丰富,还透着一股游刃有余的大气。
早餐:甜水面
鹅君在有生之年,一直致力于普及一个概念,那就是:川菜真的是不很辣啊啊啊啊!!!不明真相的胖友们可以戳蓝字看科普!
所以,刚到成都,不要急于嗜辣,先尝点儿成都的甜头。
洞子口张老二
小拇指宽的面条长长盘在碗里,复合酱油将辣椒、芝麻酱、蒜泥调和得服服帖帖,浇在面上。别怕那层看上去火燎燎的红油——那是椒香味儿的源头,当你的牙齿和韧劲十足的面条缠绵一番后,嘴中还留着微甜的鲜香。
老二家的黄凉粉同样不俗,用豌豆为原料做出的凉粉撒上豆豉和芝麻葱花,微辣带麻,咸鲜入味,吃起粉质感十足,还有豌豆清香。
地址:青羊区文殊院街39号
午餐:东坡肘子
“甜头”已经尝到,该来试试东坡肘子了。据说苏东坡先在徐州创制了东坡肉,至黄州改进,在他到杭州知州时闻名全国,自此作为经典的杭帮菜流传。
但在他的家乡眉州(今眉山),咸香型的东坡肉却演化成了酸辣微甜的东坡肘子,成为川菜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