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年画
■李柳生
吉安很多地方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二十三,洗尘埃,
二十四,把塘干,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杀年猪,二十七,打米果,二十八,杀鸡鸭,二十九,洗酒壶,年三十,贴桃符,到了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到处走!
短短的一首歌谣,把吉安各地春节前的准备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也道出了这期间人们的民俗习惯。
到了年三十(逢小月是二十九)除夕这一天,是吉安人的“大年三十”,也就意味着农历大年开始了。
这一天早上,在遂川、井冈山、万安的一些地方是吃前一天的剩饭,俗称“旧饭”。正宗的团圆饭安排在中午,因为这一天,虽然家家户户前期已把年货置办齐了,该准备的也都备下了,但这一天依旧还是很忙碌的。家家户户都要趁早忙完这些活儿,才有空忙祭祖、做团圆饭(人们信奉祭祀祖宗这些事儿越早越好,且越靠前的人家,兆头越好)。也有很多地方的团圆饭定在年三十晚上,又称“年夜饭”,虽风俗不尽相同,但团圆的意义从未改变。
贴年画、春联、门神,是春节必不可少的功课之一,也是年三十这天必须做完的事情。
张贴年画的内容涉及《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富有祈福、吉祥寓意的图画。门神是张贴一对,左右两扇门扉上分别贴着尉迟敬德和秦琼。一张张崭新的年画,直接喜庆的画面,夸张的表情,给家家户户平添了欢乐的节日气氛,既反映了普罗大众的风俗和信仰,也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的希望。
在过去,一些大户人家还会请来画师,专门“私人订制”绘制年画和门神的画像,栩栩如生的画像描金镏银,再加上透明的清漆加以保护,能在门板和花板上保存数十年甚或上百年之久。不信你现在走入吉安的钓源、卢家洲、渼陂、陂下、燕坊、蜀口洲等古村,那些历经了千百年的画作,虽斑驳不清,但依旧抹不去盖不住曾经那恢弘的气势和金碧辉煌的奢华之气。
如今的人们,虽然把绘制年画和门神的工艺换成了张贴印刷品,但对门神的敬畏和年画的祈福之意,却是从未改变的。
那立在千家万户门口的秦琼和尉迟敬德两位门神,年年岁岁,为人们守住了全家老少平安,还截住了一切邪秽入户,护佑了一方生灵的繁衍生息。精美的新春挂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