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峡江湖洲擎香龙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1987票  浏览4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21年4月07日 18:05

习氏祖祠"起龙"

草龙插香

盛大舞龙

■傅江文/图

擎香龙又称舞草龙、舞杆龙,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峡江县水边镇湖洲村的一项古老而独特的中秋节习俗。

湖洲村坐落于峡江县东北,毗邻新干县,是古石阳县县治旧址所在地。该村历史悠久,北宋吉州刺史习远于庆历五年(1045年)在此肇基,其子孙遂在此繁衍生息近千年。习氏中秋舞草龙、送龙神始于宋代,除了庆佳节、贺丰收,主要目的是为供奉、祭祀湖洲村人的守护神——青龙。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湖洲一带遭遇了整整一年的连绵大雨,洪水泛滥,田园冲毁,庄稼颗粒无收,人们苦不堪言。第二年雨停,还没来得及高兴,老天又走向另一极端,整整一年滴雨未下,田地干裂,庄稼冒烟。人们设坛祭拜,虔诚祈祷,苦苦求雨,却毫无作用。幸有北山青龙出山巡游,查明灾情,率领村民们扎起杆龙,插上线香,敲锣打鼓,翻腾起舞,向霸居龙脉泉眼,吞、吐泉水制造旱涝灾害的蛇精发起猛攻。经过一番殊死搏斗,临死的蛇精突然向人们喷出腹内的全部毒液,青龙挺身向前,挡住毒液、救下众人,自己却不幸中毒身亡。人们千恩万谢,建起护龙庙,日日香火供奉,年年中秋舞龙祭祀,一直延续至今。

每年秋收农闲,习氏族人便开始制香、扎龙。精选当年收获的稻杆,除去杂碎后,搓成粗粗的草绳,由村中经验丰富、技艺娴熟且德高望重的老者编织龙头、龙尾和龙身。龙的节数视表演人数多少而定,但至少要50节。每节装有一根木质长柄,供表演者握持起舞。两节之间相隔约4尺。扎成后,再把制好的根根线香密密麻麻地插满整个龙体。龙头、龙尾插香尤为讲究,根根香头要正好拼成头尾外形并显现龙之神韵。中秋夜,村民们齐聚习氏祖祠,上香叩拜。族长高声喝彩:“八月十五月当空,祖祠堂内起祥龙。风调雨顺五谷丰,保我子孙万年福!”众人一声齐喝:“祥龙腾起!”争先恐后地将龙身上成千上万根线香一一点燃。相传,谁亲手点燃的线香越多,来年就越是平安顺遂、兴旺发达。伴随着根根线香的点燃,劲鼓大锣震天响起,祠堂内外鞭炮齐鸣。烟雾缭绕中,香龙出祠,翻滚腾越,虎虎生风。舞动的强风吹旺了龙身上的点点香火头,一时火光闪烁,星火飞溅,龙体熠熠生辉,格外饱满粗大壮硕,灵动雄壮而威武。人们簇拥着香龙来到护龙庙,祭拜青龙,感恩戴德,恳求青龙永保一方水土。出护龙庙后,沿村界阡陌踏行,宣示领属,感谢土地、山神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回村后,于各分祠、房祠、庵庙等祭拜,请求祖先、神灵保佑平安和顺、人丁兴旺、子孙延绵。之后,入户恭贺,祝家家户户安康、和睦、幸福。所到人家喜气洋洋,焚香鸣炮迎接香龙,并为香龙插香添喜。明月当空,人们又来到祖祠内,做出盘龙、腾龙等造型。出祠后,于空地尽情表演。随着灯手们走、跳、搭、跑、翻、滚、串、游、扫,香龙时而腾空,时而翻滚,气吞山河,威震山岳。偶尔,灯手们将龙嘴遥对长空圆月,做出“金龙含珠”“金龙望月”“金龙赏月”等精彩表演,令观者遐想无限。最后,人们来到村前沂河岸边,将香龙放入水中顺流而去,寓意龙潜深渊、回归大海。至此,活动圆满结束。

2015年9月,峡江擎香龙习俗列入江西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顶:71 踩:69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02 (635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24 (649次打分)
【已经有563人表态】
87票
感动 感动
62票
路过 路过
86票
高兴 高兴
64票
难过 难过
65票
搞笑 搞笑
65票
愤怒 愤怒
64票
无聊 无聊
70票
同情 同情
  • 回到风俗节庆查看更多...
  • 下一篇:故乡的灯酒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