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财门”
■李柳生(吉州区)
在吉安,过年有一个习俗就是年三十晚上十二点要放爆竹关“财门”。除夕当晚,家里其他人都睡觉去了,男长辈会将家里前门、后门等一切与外界相通的门扉关上闩住,直至第二天大年初一早起,没有特殊情况,家里的人不可以再外出。要是在这期间,确有要紧事要外出,将门打开后就不可以再关上,得由家里年长的男丁或是长子点亮家里所有的灯,坐等到天亮。
据说关“财门”可以避免过去一年的财运外流,也有祈福来年财运亨通之意。但也有传闻说吉安关“财门”的习俗,最早是为了躲债。
据老一辈人讲,以前家家都穷,每年在人情往来、就医求学、生产生活等方面或多或少会欠下一些债务。到了年关的时候,这些债主都会陆陆续续上门来催收。还得起的人家早早地将钱物准备好了,债主一来便及时还上,要是一时间还不起债务的人家便会让家里的男人躲起来。等过了年三十晚上十二点钟后,就是新的一年了,债主不好意思在新年里向人要债。这样便可以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也是欠债人家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有时候会遇上“蛮不讲理”的催债人,当他们看到男主人公不在家时,便知道是出去“躲债”了,也不急不躁,早就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他们自己备好了干粮,到了吃饭的时间也不需要借债人提供饭菜,自己掏出干粮就坐在欠债人家中吃上了。欠债人的妻子或是家人看到这阵势,便干脆在堂屋里烧上一根半干半湿的柴兜,霎时屋里浓烟滚滚,呛得人们纷纷走到屋外,再也不敢进家门。催债人无奈之下只好作罢,便去下一家要债……欠债人一看催债人走了,赶紧回到家里,用水将总烧不着的柴火浇灭,将大门关上,不再让人进来。
后来,人们每每到了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纷纷效仿这一做法,以至于一些大户人家也加入进来。
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大大提高,不再为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细小开支借钱,即便借了钱也不会有前面说的催债人了,可是人们还是沿袭了年三十烧柴造烟的这一习俗,只是将在堂屋熏烟的做法改在了灶膛上。主妇们做完年夜饭后,总不忘将一整块柴火放进灶膛,让其慢慢燃烧。袅袅炊烟从烟囱里曼妙飘出,直至翌日醒来,灶膛里依旧余温如昨,过去一年的“人间烟火”自然地延续下来……
在吉州区的曲濑镇卢家洲,在除夕晚上,他们还会把睡觉称作“挖窖”。传说这天晚上,人们睡下后,会有一个除岁老人来送金元宝,人们醒来后就会看到金灿灿的元宝放在枕边,因此睡觉如挖宝一样,长此以往,睡觉成了“挖窖”。家里的男主人则要守岁到天亮。初一那天都是男人早起做饭,在厨房里忙碌了一年的家庭主妇,这一天可以轻轻松松地享受,给自己放个“年假”。
青原区的新圩镇、富田镇的一些地方,也有年三十晚关“财门”后,家里的男主人或长子守岁,大年初一早上男人做饭的习俗,寓意新的一年里男丁兴旺,继往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