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北宋御仙花金带板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125票  浏览3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21年4月07日 18:05

■谢路明 金素婷 刘祖刚

在江西省博物馆,珍藏着一件从遂川县出土的黄金带板。它重943克,出土时带鼧已不存,扣共十三块,包括大带扣、小带扣、桃形、带尾各一块,排方九块。带板从官员服饰上反映了古代的官阶制度,与政治权力等级相关。这是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等级最高的北宋黄金带板,有“宋代第一带”美誉,也是该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1978年3月,遂川县枚江公社莲溪大队第一生产队社员群众在村郊开荒平地过程中,挖掘出一座古墓。墓中有金、银、铜质各类珍贵随葬物,如湖州六弧镜一面、铜银盒盖一件、铜渣斗一件、砖雕“明器神煞”俑十九件以及残碎银饰、“大观通宝”铜钱等等。这其中,有两样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一样是金光闪闪、共有扣十三块的一套金带板,一样是一块尚残存三分之一的石质墓碑。

先秦时期,中华先民就在服装腰际系束丝织大带和革带,以束腰与悬挂佩饰或小件物品。腰带是唐、宋、元、明各代礼制和官阶等级的重要标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体现了先民们高巧的手工技艺。北宋建立后,确立了新的官员服带制度。宋史记载,带板“有玉、有金、有银、有犀,其下铜、铁、角、石、墨玉之类,各有等差”。

宋代官员服带制度是中国服带制度史上一个重要阶段,但出土和存世实物罕见。该套带板有确切出土地点、确切物主,是迄今为止已经发现的北宋金带板中级别最高、唯一一件遗存完整,对研究宋代带饰有重要的标本价值。

出土的黄金带板采用中国宋代流行的金银器锤高凸花工艺制作而成,大带扣、小带扣正面和扣框架侧缘均锤出浮雕式牡丹图案,背面框板上錾钱纹、鱼子地,锤出浅浮雕式缠枝花卉。小带扣缺舌;九块排方和桃、鱼尾板面上均锤、锤錾出高浮雕御仙花果图案。御仙花果分别为5个、3个、9个,排布数量视体量大小不等。御仙花叶图案则为浅浮雕式,凸面不高。所有带板边框用夹层法镶包,边框使用焊接工艺合围,除大、小带扣背面有合包饰面外,其他带背面皆裸露。

经考古、文物专家对古墓出土的残缺墓志等文物研究和考证,确认该古墓为宋墓。比对残缺墓志所载墓主籍贯、进仕时间、仕宦经历、官阶等信息,证实墓主为北宋中后期王安石的同代人、官至“三品”的郭知章。

郭知章(1039年—1114年),字明叔,宋朝吉州庐陵郡龙泉县(今遂川县)雩田人。史志记载,其为唐代名将郭子仪的十一世孙,在北宋四朝为官。其自幼聪慧好学,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中进士,历任地方、朝官各职,官至刑部尚书,知开封府,封翰林学士、显谟阁直学士,食邑九百户。历仕英宗、神宗、哲宗、徽宗四朝,为官40余年,徽宗政和四年(1114年)病故,谥文毅,享年七十六岁,徽宗委派吉州庐陵郡知州程祁前往龙泉宣谕祭悼。

史称郭知章“器仪高超”,“决事清明”,办事妥洽,刚直不阿。他坚决支持王安石变法,晋升御史后,上奏言事百余封,所言“皆关朝廷大体”。工诗律,诗风清奇,著有文集20余卷。

顶:7 踩:8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9 (42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06 (34次打分)
【已经有34人表态】
8票
感动 感动
4票
路过 路过
6票
高兴 高兴
4票
难过 难过
3票
搞笑 搞笑
3票
愤怒 愤怒
3票
无聊 无聊
3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不上课、不考试的讲会书院
  • 下一篇:杨万里墓前石俑石兽的传说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