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香港都要排队打卡的清汤牛腩,在家能还原几成?
(来源太平洋时尚网合作公众号:企鹅吃喝指南)
天气冷,想吃一碗滚热的清汤牛腩。
牛腩要肥瘦平衡,软嫩中带着肉香,咀嚼起来会滋出汁水的那种。
萝卜呢,要吸足牛肉味,小火煮得莹润剔透。再配一口清甜的汤,吃到四肢皆暖,百骸舒张!
每次去香港都要排队打卡的清汤牛腩,在家也可以做出来吗?
餐厅的做法,其实比较费时。一是要用牛骨(有的还加老母鸡和猪骨)熬十几二十个小时,吊出鲜甜汤底。二是牛腩要整块入锅久煮,煮透了才能出锅切块。
抱着必吃的决心,我们炖了有十斤牛腩,摸索出一个更家常的做法——掌握几道关键步骤,就能做到汤清肉鲜,妥帖落胃,好吃!
1 | 挑一块好牛腩
牛腩并不是标准意义上的切割部位,中西方对它的定义大有不同:
西式切割的概念里,牛腩指的是前胸(Brisket),而中式切割的界定相对比较宽泛,前胸、胸腹(Short Plate)、腹胁(Flank)都可以算作其中一部分。
因此,哪怕是同一头上的牛腩,口味和烹饪方式也存在着差别。
港式清汤牛腩里,最多见的是“坑腩”,这是紧贴肋骨的牛肉,剔骨之后,肉上留坑,是以得名。坑腩肥瘦适中,在菜市场也容易买到。
爽腩和横膈膜附近的崩沙腩价格贵一些,筋膜较多而更有咀嚼感,也有不少人喜欢。
挑牛腩,要挑肌肉呈鲜红或深红色的,脂肪洁白,切面纤维细腻。表面摸上去微干,不粘手,有弹性就好。
如果你和我们一样在上海,不妨去广东路浙江中路一带逛逛,那里聚集着不少牛羊肉摊,找一家阿婆爷叔扎堆的,绝对不会出错。
若是网购,可以买牛肋条(Rib Finger)这个部位,每斤比普通牛腩小贵上几块,是坑腩的精华,肥瘦比例更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