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最幸福的国家,吃驯鹿刺身和熊肉香肠!
(来源太平洋时尚网合作公众号:企鹅吃喝指南)
在70度的桑拿木屋里蒸到热透,再跳进户外零下的海水。这里是北极圈的领地,不光有圣诞老人和极光,重金属和白教堂,有吃不完的肉鱼野味,还是姆明(和企鹅君一样可爱)的老家。
——这片有趣的土地,就是芬兰!
芬兰最受欢迎的两个旅游地区,大概是坐落于海滨的首都赫尔辛基,和北部拉普兰看极光和圣诞老人的罗瓦涅米。
▲ 夜晚的赫尔辛基
这里不仅有天高地阔的美景,更有纯净的自然环境中生长出来的优质食材。芬兰的饮食文化,既会随着纬度变化,又和物产天气紧密结合。传统食物大多味道浓厚、可以提供足够的热量抵御寒冷,比如东部的炖菜,西部的三文鱼汤和新土豆,北部拉普兰的烤驯鹿肉和根茎蔬菜。
现在的餐饮文化虽然还存在地区差异,但基本上全国融合了,同时也受到很多国际影响,比如会用大麦做炖饭(Risotto),驯鹿肉做刺身(Carpaccio),熊肉做香肠(Sausage)等等。
1 | 肉鱼野味
鱼
承蒙上天厚爱,芬兰的森林渔业和畜牧业相当发达,餐桌上自然少不了肉类、鱼类。
说起北欧菜,生腌三文鱼(Gravlax)作为小吃和前菜担当不得不提:新鲜三文鱼加入食盐、糖和莳( shí ) 萝中腌制数日后,鱼肉会慢慢变成琥珀状,口感软中带脆。
▲ 生腌三文鱼 Gravlax
玩法更多的是波罗的海鲱鱼(Baltic Herring,没错,就是做鲱鱼罐头的那个鲱鱼)。芬兰人太爱鲱鱼了,甚至会为它专门举办鲱鱼节。
腌鲱鱼的做法和调味随心所欲,薄片鱼肉成了一个载体——以盐渍或者糖醋作为基础,在此之上还有各种升级口味:柠檬橄榄油、莳萝美乃滋、洋葱奶油、雪利酒…
▲ 腌鲱鱼
新鲜鲱鱼煎到软软酥酥,再搭一口糯糯的土豆泥——这道随处可见的主菜,是质朴家常的味道。
▲ 煎鲱鱼
冬天的简单午餐,通常是暖身的三文鱼奶油汤(Salmon Soup),加入软糯小土豆,就是鲜美饱足的一餐。
▲ 三文鱼奶油汤
皮肤银亮、肉质纤嫩的白鲑鱼(Whitefish),撒点香草整条烤。花里胡哨的噱头不符合芬兰人的天性,简单就好。
▲ 白鱼@Latva
▲ 白鱼配薄饼(blinis) @Latva
往更北方走,餐桌上更常见的是红点鲑(Arctic Char),一般炭烤后配荷兰酱。很多餐厅还因地取材,用大麦做炖饭,口感更有嚼劲。
▲ 红点鲑
驯鹿Reindeer
来芬兰,自然不能错过北极圈特色的驯鹿肉。对,就是给圣诞老人拉车的驯鹿,都生活在跨过北极圈的拉普兰地区。
拉普兰天寒地冻,30%的国土面积内仅有3%的人口,看够了国内的人山人海,在这里可以感受到百里不见人的空旷美景。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的驯鹿,肉脂肪含量非常低,因此肉质紧实而浓郁。简单煎烤或者炖煮,独有一种野性浓郁的肉味,吃驯鹿时,背景乐配上重金属才够酷!
▲ 烟熏驯鹿肉塔和慢烤鹿腿肉 @Sunn
传统保存肉类的风干方法因其独特风味沿袭到了今天,市场上除了可以买到各种香肠熏肉,还少不了驯鹿香肠、熊肉香肠,有些餐厅里还能吃到梭鲈鱼肉肠(Pike-Perch Sausage)。
▲ 熏肉香肠
▲ 梭鲈鱼肉肠 @Su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