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笋+咸肉,这锅汤怎么笃都鲜
(来源太平洋时尚网合作公众号:企鹅吃喝指南)
上海人的春天从什么时候开始?是一声春雷后,回南天的潮湿空气让书页卷起,在细雨的淅淅沥沥中醒转,嗅到竹笋清香混合着咸肉香,一阵阵从厨房里来。
“妈,侬烧腌笃鲜了伐?”
大概是把汤炖上就出门了,无人应答,只听得汤在小火上“笃笃笃”的沸腾声。
这时踮脚跑到厨房里,揭开锅盖直接用勺偷喝一口,汤已经炖得浓白,混合了竹笋与咸肉的鲜,喝下去不由得满足地叹一口气——是记忆里春天的味道了。
每一个上海人,都有记忆中的一碗腌笃鲜。美食家多方考究,总要分析出一个正宗的腌笃鲜做法,原教旨主义者也时常因为汤里放咸肉还是火腿而辩论不休。
可是自家下厨,哪里有那么多讲究?有了春笋和咸肉这两样鲜物加持,想做失败都难。趁着时节正好,买一篮最嫩的春笋,选自己爱吃的肉,不用什么厨艺,也能“笃”出一锅家常又鲜灵的春天味道。这,就是我爱腌笃鲜的最大理由了。
1 | 选春笋
“腌笃鲜”三个字拆开来,是“腌肉”、“小火炖”和“鲜肉”,可真正的点睛之笔,却在于那一把春笋。
论口感,其实春笋纤维素含量更高,不若冬笋那么水嫩甘甜。可在一锅腌笃鲜里,咸肉醇厚鲜肉肥嫩,一不小心就容易流俗,反而得有一身正气的清新春笋,才压得住阵。
春笋上市时间短暂,也让腌笃鲜更显珍贵,必得挑出最嫩的几根来,才不算辜负时令。
企鹅君的秘诀是先看笋壳,黄白色的新鲜,褐色就差一些。再用指甲掐一下笋根,能留下痕迹就表示还嫩,如果老得掐不动,就别买了。
左:嫩笋 右:老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