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生活在这条江边的人是有福的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148票  浏览3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9年5月14日 18:21

“生活在这条江边的人是有福的。”是著名散文家、河南作协副主席王剑冰先生,在为吉安写的名作《吉安读水》中的一句。王剑冰先生三次到吉安采访,我都陪同过。他在文中这样描述:“宏阔的赣江一路北去,串起了一个个明珠,其中一个闪着耀眼的红、迷人的绿的明珠就是吉安。吉安是水带来的城市,古人依水而居,富足的水才会有富足的都市。”

我们天天生活在“这条江”及其支流两岸,对江水已司空见惯,也不觉得有什么稀奇的。可是,赣江是古代乃至近代北方通往岭南最重要的黄金水道,不仅是“官道”,也是民运要道;不仅是物资流通之道,也是文化交流之道。

现在看来,赣江似乎在全国的交通线上并不重要,航运也基本萎缩。可是,你打开我国的地图看看,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江大河,都是从西往东流,跨越几个省区。只有赣江不绕大弯,径直从南往北流,汇入鄱阳湖进长江(湘江总体是从西南往北流,但在永州一带绕大弯,向北再向东,中游衡阳以上大致由西往东北方向,经长沙后转向北,经岳阳入洞庭)。因而,自秦军开通赣江航道至现代2000多年来,赣江是沟通祖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汉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国经济文化的重心逐渐由西北向东南转移。与此相适应,中原与岭南的交通线路也经多次变迁,逐渐东移。魏晋以后,改由衡州直下郴州,过骑田岭至韶关而达广州,京杭大运河修建后南北交通干线再次东移。古代北方的官员或商人要去遥远的岭南一带,是怎么走的呢?哪条通道是最便捷的呢?就是从运河入长江西溯,由鄱阳湖入赣江,经吉州至赣州,转入支流章水,越大庾岭进入广东南雄,入浈水,至韶州,转入北

江,直达广州。这是逆水而上,从岭南北去就按相同的路径顺流而下。唐玄宗于开元四年(716),命张九龄率军民修宽从大庾到南雄的陆路,开凿梅岭驿道。通过努力,终于把崎岖的山路修成一条平坦得可行五部车子的坦途,并沿途设置凉亭、客栈。这条交通干线的确立,使赣江成为沟通中原与岭南千年间最重要的水道。进入宋代,宋廷为了加强管理,保证水道的畅通,分别在北面鄱阳湖入赣江口设南康军(星子县)以控江湖咽喉;在南面章水与大庾岭梅关驿道设南安军,以扼航道与驿道交接。这样一条承载着中原至岭南交通运输量十之七八的交通大动脉,历经宋、元、明、清直至民国时一千多年,格局基本没有变化。

而在吉安境内,赣江由万安涧田乡良口入境,到新干三湖蒋家出境,干流长约260多公里,占总流长近一半。由南往北的赣江及其支流江畔,一个个村庄陆续涌现,继而发展为聚集人口和物资的城镇,赣水之滨的新干、峡江、吉水、泰和、万安县城先后崛起,主要支流岸边的安福、永新、遂川、永丰、宁冈县城应运而生;位于赣江中枢位置的庐陵城,成为区域经济和文化辐射中心。于是南来北往的舟楫穿行,帆樯竞发;官宦商贾云集两岸城镇,吉安的物产顺赣江流入长江发至各方,溯流运往粤桂;八方的信息和物品也经赣江散至吉安大地。后来,公路、铁路多了,江上渐渐冷清了;再后来,赣江上游建起了大坝,除了捕鱼的和零星的短途运输船外,水运就基本停止了。前几年,下游又建起了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往上至吉安城,构成浩瀚的百里平湖。今年,赣江三级航道贯通至赣州,将充分发挥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作用。

千百年来,赣江及其支流两岸的士民百姓,在附近的城镇就能买到南北货品,可以把自己的出产方便地流通到大江南北,可以就近登上航船出行想去的地方,像如今居住在高铁、机场附近的居民那样方便。到如今,吉安城区的赣江边前几年就树起了几处“游泳队”的旗幡,放眼大江南北目前有几条大江大河能下水游泳呢?

难怪王剑冰先生在文章中道:“我感到我太喜爱这条江,生活在这条江边的人是有福的。”我最喜欢王先生写的这句话,并有同感。

顶:9 踩:12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1.14 (42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28 (40次打分)
【已经有45人表态】
10票
感动 感动
4票
路过 路过
8票
高兴 高兴
4票
难过 难过
3票
搞笑 搞笑
4票
愤怒 愤怒
7票
无聊 无聊
5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这里有座明心寺
  • 下一篇:从17位状元的故事触摸庐陵文化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