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惶恐滩与三位历史名人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中国吉安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一笠风雨任平生
热度157票  浏览32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9年5月11日 10:22

说到庐陵文脉,往往绕不开一代状元文天祥。

2013年,中央电视台《寻宝》栏目走进吉安,文天祥手书的一幅有些残破的家书,被评为吉安最具文化和历史价值的民间国宝。可见,文天祥在吉安的地位与影响。

说到文天祥,当然绕不开他的《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因为这首诗流传千古,诗中描述的地名惶恐滩也名扬中外。

赣江上游,共有十八滩,最为险峻的锁口大滩,就是鼎鼎大名的惶恐滩。历史上,赣江十八滩水路自秦汉以来就是中原通往闽粤的驿道要津。据《汉书》记载,公元前131年,汉武帝就曾派兵溯赣江经万安过惶恐等十八滩,前往广东番禺平乱。

“赣江十八滩,滩滩鬼门关,十船经过九船翻,一船虽过吓破胆。”一语道尽赣江十八滩之险恶。而其中最为险恶的,自然就是惶恐滩。在古代,因为石多水急,地势险恶,惶恐滩与黄河三门峡、长江三峡齐名,并称中国三大险滩。

其实,惶恐滩原本名叫黄公滩。

公元1094年,一生坎坷、命运曲折的苏东坡再次遭受贬谪,被贬逐岭南的广东惠阳。当他逆水而上,来到万安惶恐滩时,只见激流奔暴,暗礁险恶,浊浪排空,声如雷鸣,不由惊问船家此为何滩,船家说是赣江十八滩的黄公滩。

因为语音的区别,苏东坡听成是惶恐滩,顿时触景生情,联想到自己渺茫的前景,心情惶恐,写下《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诗一首:“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随着这首诗的广泛传诵,人们逐渐称之为惶恐滩。

三年后,即公元1097年,年逾六十的苏东坡再次被贬至海南儋州,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三次贬谪。虽然远离繁华中原,但苏东坡很快就和当地的居民打成一片。他传授医药知识,许多秘方偏方至今还在当地使用。他办学讲课,细心教授当地学子。公元1100年,苏轼被赦免离开海南前往湖南永州。他教导的当地门人姜唐佐,不负厚望,于1102年中举,破天荒地成为海南第一个举人。他的另一个得意弟子,儋州正宗的土著人符确,先中乡试,次年(1109年)再中殿试,成为海南第一位进士。

大江东去,英雄辈出。公元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永丰兵败,乘舟于赣江溯流而上,经惶恐滩退往福建,后转战广东。那惶恐滩,犹如“鬼门关”一般,两岸青山斧削,江中水石争喧,吼声如雷,波谲云诡。作为吉安人的文天祥,对惶恐滩自然是熟悉的。他年轻时曾经过惶恐滩,去赣州会客访友。而由湖广调任赣州知府后,文天祥经过惶恐滩的次数就更多了。在元军大举南侵、兵临杭州之际,南宋朝廷急下诏书,命令各地起兵抗击。1275年正月,文天祥在赣州发表《抗元檄文》,并亲率勤王义军浩浩荡荡顺江而下。在经过惶恐滩时,他赋了一首《过惶恐滩》:“青山曲折水天平,不是南征是北征。举世更无巡远死,当年谁道甫申生?遥知岭外相思处,不见滩头惶恐声。传语故园猿鹤好,梦回江路月风清。”他以诗言志,表达了自己决心像唐代张巡、许远那样为国捐躯、视死如归。

此刻,当他再一次经过惶恐滩时,面对湍急、险恶的江水,心情与以前截然不同。这两年,他临危奉命,出使元营,九死一生,后又转战大江之南,经历之艰苦,遭遇之坎坷,远非三言两语可说清。联想到军情危急,国难深重,他对国家的安危更加担忧了。

1278年12月,因寡不敌众,文天祥在广东海丰五坡岭被俘。被捕后,文天祥誓死不降,元兵无计,将他押解京城。当文天祥从船窗再往外看时,发现船已来到了珠江外的零丁洋。此时,元将张弘范派人请他写信招降还在坚持抗元的张世杰,坚决不写招降书的文天祥随手写了一首七律,表明自己的心迹。这首诗就是留芳千古的《过零丁洋》。

诗虽不长,却显示了文天祥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和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特别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历来被看作我国古代人民爱国主义精神在诗歌里面最完美、最集中的体现。

因为这首千古绝唱、光照天地的《过零丁洋》,惶恐滩由此被赋予了深沉的诗韵和凛然的正气。惶恐滩,也成了气节的象征。

除了这些名人,“明末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他的人生也与惶恐滩离不开。

常说“自古忠孝难两全”,然而在明末清初乱世之中,方以智达到了“忠孝双全”的极致。晚明内忧外患,天下大乱,方以智的父亲方孔炤任湖广巡抚时,因为被人弹劾贻误军机,遭到逮捕下狱,凶多吉少。时为1641年,方以智在京城任小官。他蘸着自己的鲜血写下为父申冤书,长达一年多时间,每天替父亲奔走,哭号喊冤。结果孝心打动了崇祯皇帝,方孔炤被从轻处理,遣戍绍兴。

几年后,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自尽,方以智痛哭流涕,不愿离去,被抓住后,“加刑毒,两髁骨见,不屈”。不久,李自成兵败山海关,方以智趁乱逃往南方,却被南明小朝廷排挤,虽然四处流浪,饥寒交迫,他却始终不肯投降清朝。1650年,他在广西平乐被清兵抓住,史载:“其帅欲降之,左置官服,右白刃,惟所择,以智趋右,帅更加礼敬,始听为僧。”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杀头之刑。结果,方以智毫不犹豫地走向了右边的钢刀。他宁可死,也不在清朝当官。

面对如此忠诚刚烈之人,清兵无比佩服,竟然释放了他。公元1671年冬天,方以智再次被捕。从江西押往广东时,途经惶恐滩,方以智不由想起了文天祥的事迹。他趁敌人没有防备,跳江自杀,自沉江河之中,以身殉国,时年60岁。后来,历史学家余英时著有《方以智晚节考》,对方以智在惶恐滩刚烈自尽进行了详尽考证。

悠悠赣江水,曲曲惶恐滩。惶恐滩,浸染着浓厚的诗韵,流传着千年的正气。江流不息,万象更新。如今,站在惶恐滩头之上的万安水电大坝,迎着浩荡江风,远眺千里赣江,只见山脉苍苍,湖水泱泱,蓝天白云,宁静祥和。

TAG:
顶:6 踩:12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66 (47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52 (44次打分)
【已经有48人表态】
11票
感动 感动
6票
路过 路过
7票
高兴 高兴
3票
难过 难过
6票
搞笑 搞笑
5票
愤怒 愤怒
5票
无聊 无聊
5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不能忘记吉安城的开基祖
  • 下一篇:勤政爱民的理财重臣——周忱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