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心德润忠烈长存
古心德润忠烈长存——记白鹭洲书院创始人江万里
(江万里资料图片)
■赖路明
江万里(1198年--1275年),名临,字子远,号古心,万里是其出仕后的用名。南康军都昌(今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人,南宋著名丞相、民族英雄、政治家、教育家。
创办书院,影响深远
江万里一生创办三座书院,三座书院均得宋理宗皇帝赐匾,这在历史上绝无仅有,为古今中外第一人。三座书院分别为白鹭洲书院(吉安市)、宗濂精舍(南昌市)、道源书院(泉州市)。尤其是其创办的白鹭洲书院,延续780多年,书声不断,能人辈出,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抗元名臣邓光荐、爱国词人刘辰翁,清代榜眼姚颐以及近代革命家曾延生、新中国江西省第一任省委书记陈正人、著名教育家毛礼锐、原北师大校长、数学家王梓坤、现代嫦娥之父欧阳自远等人,是书院学子杰出代表。白鹭洲书院至今一直延续办学,并更名为白鹭洲中学,依然是著名学府,为江西省重点中学。
师道俨然,学有专攻
白鹭洲书院创建之初,书院山长未有合适人选,江万里白天忙于政务,夜晚亲自执教讲学,“载色载笑,从容于山竹间”、“盖有意于成就后进者,使之亲己如此,此所谓犹父兄之于子弟也”,“以淳心正学,辅国视政,起贤远识”,以其深厚的学识、崇高的人格,甚得诸生拥戴。
江万里不仅师德崇高,其在学术上也是学有专攻,是著名的理学大儒。少年时代在理学基地白鹿洞书院求学,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再传弟子,深受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理学思想熏陶,成为著名的理学家。他的理学思想集中表现在他所提倡的“体用论”和“性情说”。他认为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四端”是世间一切的本体,充塞天地之间,这就是“体用”,就是“性情”,就是“理”,如能达到“性情充斥”、“体立行用”,就能臻于“百川归一”,就能升华到“明天理、灭人欲”的“达”的美好境界。
官德仁厚,心系天下
江万里居官近50年,一生经历坎坷,既做过地方官、封疆大吏,又入主中枢多年。言官、监察官、参谋官、司法官,刑部、吏部、枢密院都曾干过,乃至参知政事、左丞相、进封南康郡公,入阁拜相,身处高位。为官清廉,敢言直谏,严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信条,“提撕荐进”,敢作敢当,重视农业、民生及人才培养,严格管理,革新朝政,振发国威,无论在朝官还是在地方州府,均政绩斐然,民众“莫不举手加额”为之庆幸,为官府和百姓所称道。为官一生,刚直不阿,他力主抗战,与妒贤误国的投降派开展不屈不挠的斗争,“极力破权门之死党,奋身生善类之齐盟,精白一心”,弟子文天祥认为他用人“以君子不用为我耻,以小人未退为已忧”,弟子刘辰翁认为“先生闲居,其志念在国家,其精神在庐陵”,史书亦称“问学德望,优于诸臣,议论风采,倾动一时”,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品德兼优,忠节义烈
江万里一生“志念在国家”,以身作则,也要求诸生立志为国。他在朝为官之时,正是元兵大举南侵、国家面临危难之时。受朝廷投降派奸臣贾似道的打击,两次罢相。此时他已年老体弱,且但无能为力,只好退居饶州,凿池为止水。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破饶州,江万里仍“从容坐守,以为民望”、“死不离城”。继而“去生就死,义节忠肝”,“虽神林故乡可以终其天年,旦不肯为,而况于屈身事虏者哉”,最终“左右携孙,自为纷纷,父忠子孝,兄贞弟烈,天义妇顺,笑赴止水”,毅然率领家人投止水池殉国,“积尸如叠”,希望以自己及家人之死唤醒“天下忠义节烈之士闻风而起,聚集万千众人之力,保江山社稷不移腥膻,道德文章不堕宇内”。其爱国壮举,可以动天地、泣鬼神。
壮哉!其一生堪称古今之完人,千古道德风范之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