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酒香飘满致富路——安福浒坑镇朱二生夫妇创业脱贫记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155票  浏览2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8年7月12日 08:44

□黄鹏、王洋

浸米、捞米、蒸饭、拌曲、入缸发酵……每天清晨,安福县浒坑镇有一户人家总是格外忙碌。朱二生光着膀子,在酒坊里忙前忙后,一旁的妻子罗兰英不时拿着毛巾,为他擦去额头的汗珠。酒坊外,袅袅的炊烟,伴着浓郁的酒香,是他家最温馨的记号。

谁又曾想到在两年前,这个家庭因为病痛和亲人离世,充满着悲伤和迷茫。

谈起这些年的遭遇,罗兰英还没开口就红了眼眶。由于父亲早逝,母亲和弟弟又重度残疾,这些年来,他们是村里有名的“困难户”。夫妇二人一边要照顾不能自理的母亲和弟弟,一边想尽办法贴补家用。“种地、养猪、养鸡,工地上揽活、市场上卖菜、进山挖竹笋……只要是能增加一点点收入,我们从来没有停过。”罗兰英一边说一边抹着眼泪,为了这个家他们吃尽了苦头。

然而,上天却并没有因为两人的勤劳而有所怜悯,在家里生活有所好转的这几年,朱二生的母亲和弟弟相继过世,自己仅仅一岁多的小儿子,也因为不明原因突发病症,在当地医院转至宜春的途中断了气。这样的晴天霹雳,一下子把夫妇俩推入痛苦的深渊。

邻居们谈起朱二生家中的变故,都叹息着摇头“真的不知道这夫妻俩怎么熬过来的!”多舛的命运让这个原本不幸的家庭更艰难,但即便经历了如此多的打击,两人却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他们相互安慰,相互鼓励,立志要让家里的生活有所改变。

一次偶然的机会,朱二生了解到国家大力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罗兰英心想,自己曾经学习过酿米酒的手艺,能否靠这门手艺把这贫困户的帽子摘了。

2016年,依托产业扶贫的政策支持,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夫妇俩贷款购置了一台酿酒机,又扩大了场地硬件规模。从来没有接触过正规的商标注册申请程序和包装设计的农民夫妇,就靠着自学和四处打听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不懂电脑,朱二生就对照着拼音表,一个字一个字地在电脑上敲打,找信息、联系厂家。交通不便,就起早贪黑赶始末班车,到各个单位办理手续和证照。村干部罗满后谈起他们总是竖起大拇指:“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科技‘文盲’,为了创业,一个人坐火车去山东,就是想给自己的产品做一个定位和包装设计,真不容易。”

夫妇俩起早贪黑,罗兰英在家负责酿酒,朱二生就负责打开销路和送货,在两人勤奋经营下,生意蒸蒸日上,2016年就实现了脱贫。今年朱二生夫妇的作坊,在规模、安全、渠道、生产环节都通过了质监部门的检验,并成功注册了商标。现在他家的米酒,不仅做大了县内市场,还远销外地。

如今,罗兰英的农家小院里,飘荡着米酒的清甜和幸福的喜悦。傍晚的霞光洒满院子,相比前些年,院子更加干净清爽,难得空闲的夫妇二人,这时正坐在院内,就着几个小菜,一边品着自酿的香甜米酒,一边商量着大儿子的婚事,这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顶:7 踩:12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84 (50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35 (43次打分)
【已经有43人表态】
8票
感动 感动
8票
路过 路过
4票
高兴 高兴
6票
难过 难过
5票
搞笑 搞笑
4票
愤怒 愤怒
3票
无聊 无聊
5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安福“城管通”让民情处置更精准
  • 下一篇:安福县林业局领导被指以办案名义占用执法车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