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铅坊村的华丽蜕变——吉水丁江镇探索农业产业化脱贫之路小记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中国吉安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147票  浏览1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7年8月25日 08:29

□本报记者刘丽萍

依托农业产业化,摘掉贫困之帽。近年来,吉水县丁江镇针对当地的贫困人口状况、地理位置优势和现有的农业资源条件,积极推行造血式脱贫,走上一条农业产业化的脱贫之路。

“黄土高坡”变身“黄金宝地”

原本一望无垠的“黄土高坡”,一个转身,蜕变成了“黄金宝地”,这是吉水县丁江镇铅坊村的刘老根怎么也想不到的大变化。在铅坊村井冈蜜柚基地,一棵棵柚苗扎根在广阔的黄土地上,微风吹过,绿意盎然。“别看这还是刚种不久的幼苗,再过三年,蜜柚就可以挂果了!”一位正在打理蜜柚基地的贫困户喜笑颜开地说。

早前,这块土地是一块杂草丛生的荒地。为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带动贫困户致富,丁江镇打算将此盘活,种上井冈蜜柚。

这个“念头”一出现,丁江镇立即行动,积极与村民沟通,招商引资,自我加压,奔前忙后,终于在去年全面完成了整个山场的整地、挖穴、埋肥工作。目前已投入开发建设资金100余万元。

该基地采取“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吸纳49户贫困户合伙入股参与经营,按计划4年全部挂果,年产井冈蜜柚30万斤以上,将成为该镇贫困户实现产业脱贫的典型范例。

“我们两口子农闲时到井冈蜜柚基地干活,一年还能有上万元的收入,彻底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该镇贫困户刘在武说道。

据悉,丁江镇发挥生态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优势,重点培育以井冈蜜柚等为主的特色富民产业,发展千亩以上基地3个。打造了汉背龙脑樟基地800亩、汉背汉岭果业基地300亩、王背马元高产油茶基地300亩、全镇“千村万户老乡”工程1350亩等一系列农业产业化工程。同时,该镇还通过大力推行“党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推进畜禽、井冈蜜柚、高产油茶、绿色大米、花卉苗木、中药材优势产业发展,带动周边村民务工,安排农村劳动力3000多人次,户均年增收1300元。

“返乡人员”变身“创业能手”

在丁江镇铅坊食用菌基地,贺志刚兴致勃勃地给记者介绍各种食用菌的功效。原先贺志刚在外务工,后听闻回乡创业政策好,便决定回家种植食用菌。他先请有关专家对土地土质进行检测,看是否符合食用菌的种植,发现铅坊村的土地适宜种植食用菌,便花了50万元承包土地和购买设备。

不仅如此,他还主动邀请村里的致富能人加盟合作社,让18户贫困户入股基地,发放“股权证”,通过举办“田间课堂”,对贫困户进行食用菌接种、发菌、防虫、灭菌、采收、加工“一条龙”培训,再聘请贫困户到基地干活,除分红外还可获得稳定收入,得到了贫困户的大力支持。

目前,贺志刚的食用菌基地占地150亩,其中80亩黑木耳、70亩种植香菇和灵芝,生产的湿、干木耳及灵芝孢子粉远销浙江市场,年收入30余万元。

据悉,丁江镇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农民在自愿基础上,通过村组内互换并地等方式,实现按户连片耕种,鼓励农户发展井冈蜜柚、火龙果、高产油茶等经济作物,发挥农业大镇的优势,实现以粮食种植为主多种经济作物共同发展的良好局势。

顶:10 踩:5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73 (44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34 (44次打分)
【已经有44人表态】
4票
感动 感动
6票
路过 路过
6票
高兴 高兴
8票
难过 难过
7票
搞笑 搞笑
4票
愤怒 愤怒
5票
无聊 无聊
4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深耕一线显身手———看吉水党员干部如何改变工作作风纪实
  • 下一篇:吉水县审计局积极开展节能周宣传活动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