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农民”的将门家风
春风送暖,万物萌发,美好的故事乘风而行,温润人心。自3月7日来,央视连续两次聚焦“将军农民”甘祖昌的家风故事。
“今年龚全珍老人已经99岁了,‘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她用了自己的一生去践行,她始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永葆本色,以坚强的党性和坚定的信念,践行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崇高追求。”3月10日,CCTV12《道德观察》栏目组和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联合推出的季播系列节目《榜样的力量》(第一季)第4集,讲述了“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龚全珍老阿姨的先进事迹。
“有这样一家人,他们把爱洒向了身边的群众,却唯独少了自己,一代接着一代,我们看到了美德传承最美好的样子。”3月7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闪亮的名字――最美巾帼奋斗者发布仪式》播出,表彰了在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各领域第一线建功立业的巾帼奋斗楷模,甘公荣作为江西省唯一、志愿服务领域的妇女代表受到表彰。甘公荣是“将军农民”甘祖昌和龚全珍老阿姨的女儿,担任江西省妇联兼职副主席、江西省巾帼志愿服务协会副会长、江西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萍乡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风是一个家庭世世代代繁衍下去的精神符号。让我们跟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镜头和画面,去探寻萍乡市莲花县这一个“将军农民”的将门家风。
初心:一心为民的誓言
历史是有温度的,只要靠近,就会被温暖。翻开历史篇章,甘祖昌戎马半生,从井冈山起步,跟随红军参加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革命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万里征途不歇脚。1957年,他带着伤痛,毅然解甲归田,回到家乡当农民。1957年,用挖地下水道排除污水的方法给农田开沟排水,粮食亩产提高50%;1962年,建成江山水库、兴建灌溉水渠,公社水稻产量翻了一番;只用1个月时间,就将发电机组安装完成,全公社家家户户装了电灯,彻底结束了点煤油灯的历史......二十九年时间里,甘祖昌领着乡亲们架桥梁、修水库,解民困、分民忧,造福十里八乡,用传奇一生诠释溶于血的为民誓言,沉淀清正永恒的家风底色。他把对人民的无限深情和感念融入到家庭教育中,始终告诫家人:“共产党人不能享清福,要艰苦奋斗一辈子。”直到弥留之际,他嘴里仍断断续续地说着:“领了工资……留下生活费……其余全部买化肥农药,支援农业……”
"height: 435px; width: 500px;" />
守望:一以贯之的信仰
"height: 332px; width: 500px;" />
铭记,为了将军的嘱托;坚守,为了崇高的信仰。时光流转里,红色初心跳动,并蒂“莲花”清香。甘祖昌夫人龚全珍,毕业于西北大学,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随将军扎根山村几十年,把大半辈子献给了教育事业,生活简朴却格外热心助人,经常帮助留守儿童、困难群众,与许多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生活并不富裕的她累计捐款10余万元,资助学生上百人,开办“龚全珍工作室”,帮助协调解决困扰群众的思想和生活上的困难。2015年3月17日上午,龚全珍签订了遗体捐赠书,她说:“作为一个平凡人,能帮助别人,能用得上我的器官,是我最开心的事。”
她在大家看来,是将军的妻子,是忠诚的党员、优秀的教师、严格的母亲,更是理想信念的传播者、和谐新风的倡导者、扶危济困的好心人。而龚全珍老阿姨却说:“其实,我的身份并不特殊,但却有一份特殊的责任,那就是把祖昌永葆本色、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下去。”
传承:一脉相承的风骨
红色家风世代传,莲花故里孕芬芳。“要挑老红军的担子,不能摆老红军的架子”,这是甘祖昌将军时常对子女的教导。作为“将军农民”甘祖昌和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的女儿,甘公荣不敢有丝毫懈怠,她比同龄人更早地接受了理想信念和革命传统教育,严格的家风家规,在幼小的心灵播下善的种子。
"height: 281px; width: 500px;" />
牢记嘱托,一心为公,恪尽职守,在做银行储蓄员的16年间,她经手的数亿元人民币,没出过丝毫差错,揽储了上千万元,是储蓄员平均水平的三倍,没有从中获取一点私利。爱心帮扶,无私奉献,与父亲患癌症去世、母亲瘫痪在床的李建平结成帮扶对子,每月资助李建平直到他考上大学;主动担任“龚全珍工作室”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带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接过龚全珍爱心救助基金爱心接力棒,筹集资金170多万元,帮助贫困群众1000余名;设立了阳光小屋,定期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薪火相传、播种希望,从2013年起,甘公荣担任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的外聘教师,用从小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故事,为党员领导干部讲述父辈严格教育子女、传承优良家风的感人事迹,已讲授1000余堂。
一路芳华,一路馨香。甘公荣笑着说:“我只是没有忘记爸爸妈妈的嘱托,尽我自己的力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height: 301px; width: 500px;" />
延续:一如既往的接力
历经岁月洗礼和沉淀的红色家风,虽然无形,却掷地有声,如雷霆万钧、似春雨润土。
"height: 333px; width: 500px;" />
“非常感谢金书记,既帮我解决了买药难问题,还垫钱帮我买药,这样的第一书记真是老百姓的好书记。”贫困户罗春妹激动地说。金锋是甘公荣的儿子,也是莲花县三板桥乡桥头村的第一书记。在走访中得知贫困户罗春妹几年前患有一种慢性病,必须常年吃药才有效果,但这药不仅贵、本地还买不到。为解决罗春妹买药难问题,他主动与县济医院反复沟通,将这种药纳入采购清单,为其开辟了买药“绿色通道”。像这样的“平常事”还有很多,金峰说:“我们不能给两位老人抹黑,要接好他们的棒,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干事,力所能及地多帮助他人”。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他像老黄牛一样默默奋战,筹集资金20多万元新建村医疗室、为村图书室添置新书500多册,新修水圳2条,彻底解决了全村污水排放和60余亩耕地的水源问题......
"height: 333px; width: 500px;" />
优良家风润物无声,代代相传。金峰的妻子贺娟担任甘祖昌干部学院的外聘教师,作为主题党课《沿背印记》的访谈嘉宾,从龚老生活的点点滴滴讲述“将军农民”甘祖昌优良的家风,目前已讲述1000余堂;正读七年级的儿子金鹏彬也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利用节假日时间主动参加志愿服务。
"height: 285px; width: 500px;" />
不是春风胜春风,浩然家风济世长。将军家的红色家风在岁月里熠熠生辉,滋润、指引着越来越多的后人们在新征程中奋斗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