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风雨无阻早点工:小买卖 大学问(图)
邹阿姨的早点铺位于中山路与子固路路口
早上7:00至8:30是邹阿姨最忙碌的时候
凌晨5点满载着早点的送货车来了,邹阿姨正在清点牛奶
邹阿姨对每一位顾客都是笑脸相迎
中国江西网讯 记者邱辉强报道:早点铺在南昌街头随处可见。早上想睡懒觉的我们,骑辆电动车,在早点铺买两个包子,一包牛奶,就打发了一餐。也许很多人认为,早点工不就是收钱,卖早点嘛。“其实,这个不起眼的小买卖里,蕴藏着大学问。”9月28日,中国江西网记者给早点工邹阿姨打下手,体验了一把早点工的生活。
起的比鸡早 一年365天她风雨无阻
凌晨四点,绝大多数人还在梦乡中,51岁的早点工邹阿姨就自然醒了。金秋时节的凌晨还是有点凉,邹阿姨穿上工作服,还多披了件外套。她打开手电筒,来到楼下,推着几百斤重的早餐车到几公里外的“地盘”上,为一天的生意做好准备。
凌晨四点半,邹阿姨把车推到目的地时,已经满头大汗。顾不得休息,她在早餐车上忙活起来,换水,加热,准备好蒸笼、塑料袋……
凌晨五点,满载着包子、馒头、花卷、烧麦的送货车就到了,邹阿姨根据自己的经营状况,要了数量不等的早点和牛奶。“牛奶和早点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不然卖不出去,就亏本了。”邹阿姨说。
凌晨五点半,她把刚到的冷早点,放入蒸笼中加热,把各种早点和牛奶分类摆好……
“老张,这么早呀!今天要点啥?”早上6点,天已开亮。晨起锻炼的人们,为邹阿姨的早点铺开了张。
“是呀。今天还是老三样――三个大肉包、三个小肉包、两个茶叶蛋。”
“好嘞,你拿好,一共6块8。”
记者了解到,邹阿姨干这一行已经4年,一年365天,邹阿姨只有春节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休息,其余时间,每天风雨无阻。邹阿姨说,不管是下暴雨、还是下雪,她每天雷打不动,因为顾客在这里买习惯了,如果一天不来,顾客就不方便了。
小买卖 大学问 来的都是回头客
邹阿姨的早点铺位于中山路与子固路路口,附近还有三四个早点铺。但周围的顾客都愿意到她这来买。“邹阿姨人好,来她这里很亲切,”住在广润门小区的小吴说,虽然他们小区楼下就有一个早点铺,但他还是喜欢到邹阿姨处买。
记者从早上6点开始一直跟邹阿姨打下手,发现来她这里买早点的人,她基本上都认识。而且她非常清楚每一位顾客的喜好。一位小伙子给女朋友买早点称,买2个小肉包,一个茶叶蛋。邹阿姨马上就对小伙子说,你买错了吧,你的女朋友一般都吃水煮蛋的。小伙子拍了一下脑门说,对、对、对,谢谢邹阿姨,不然买回去,女朋友肯定不吃。
邹阿姨对每一位顾客都是笑脸相迎,碰到熟客会主动聊两句。碰到生客,她会迅速记住他的消费习惯。邹阿姨说,特别是对老人家,一定要有耐心。不管别人是买一个烧麦,还是买十多元,都应该一视同仁。
一位顾客的早点消费,一般都是3―5元,经常有的顾客没有1、2毛零钱。为此,邹阿姨会主动说算了,但次数多了,顾客也知道这是小本生意,所以经常放几元在邹阿姨那里。
有时候,邹阿姨多找了顾客钱,顾客也会主动告诉邹阿姨,你多找钱了。邹阿姨说,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你对顾客好,他们也会对你好。
一名漂亮的女孩看到记者在采访邹阿姨,便跟记者说起了她与邹阿姨的故事。她说,去年她在邹阿姨处买了5块钱早点,便递了一张100元的钞票,由于赶着上班,没找钱就走了。第二天她再来买早点,是邹阿姨主动告诉她,并把应找的钱找给了她。
“做生意,应先做人。”邹阿姨说,做人必须实诚,对待顾客更应如此,千万不能贪图小便宜。
因为喜欢所以热爱 因为知足所以常乐
邹阿姨是九江永修人,丈夫在南昌一家厂烧锅炉,两个女儿也在南昌落了户。邹阿姨说,她以前在南昌好几个工厂上班,但要受人管,她感觉不自由,所以才选择了卖早点。没想到,一干,便喜欢上了这个工作。
虽然工作很累,挣得钱也不多,但邹阿姨对于这份工作很热爱。“卖早点快4年了,如果一天不卖,我心里憋得慌。”邹阿姨说,每天上午9:30卖完早点,她便回去补个觉,然后做家务。
今年年初,邹阿姨在永修县城买了一套新房,两口子准备老了干不动的时候,回永修养老去。邹阿姨告诉记者,经过两口子的努力,买新房的钱,还有几万就全部还清了。
“周末,女儿和女婿会过来聚聚,没事还可以打打麻将,我们过得很知足。”邹阿姨说这句话时,脸上写满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