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于集华代表:打破学生“走出校园无所适从”藩篱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人民网-江西频道   发布者:admin
热度85票  浏览21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22年3月11日 09:57

人民网南昌3月9日电(记者秦海峰)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认知与实践脱节倾向,重理论知识传授,片面追求学分成绩或升学率。全国人大代表、景德镇陶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于集华建议,构建新型评价机制,完善社会实践教育新体系,改变现有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能力的评价机制。

于集华说,社会实践教育的缺失,严重制约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务必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在实施“双减”政策的同时,让有价值的社会实践充实学生的课余时间,积极推动新时代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体系建设极具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为此,于集华建议,构建新型评价机制,完善社会实践教育新体系。积极响应“双减”政策,充分利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时间,走入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增长见识。打破学生“走出校园无所适从”的藩篱,改变现有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能力的评价机制,不断完善社会实践教育,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于集华说,政府机关、高校、大专和职业院校、企业、医院、军营、基地、科研实验室等社会场馆(所、园)每年要有责任和义务接纳安排一定数量的中小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要设立“社会实践开放日”“社会实践开放周”“社会实践开放月”等活动。学校要把社会实践教育当作一门必修课,依据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将劳动教育、志愿服务、研学旅行等相关课程纳入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内容,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教育专题学习。

于集华还建议,开展城乡学生“交换空间过假期”活动,引导农村学生进城市,到博物馆、科技馆、地铁站、大学城等具有城市功能属性的场所,拓宽视野,激发对美好生活的热情与向往。组织城市学生进农村,观农业、访农村、住农村、干农活,增强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情感交流,掌握相关农业基础知识和农业生产基本技能。

顶:6 踩:5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1.12 (25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08 (25次打分)
【已经有24人表态】
6票
感动 感动
3票
路过 路过
3票
高兴 高兴
3票
难过 难过
3票
搞笑 搞笑
2票
愤怒 愤怒
2票
无聊 无聊
2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马回岭:百年庙会“云”上续
  • 下一篇:杨贵平代表:创新金融服务 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