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提起青云谱区,在人们的记忆中,这里有着浓厚的工业色彩,洪都航空公司、江铃集团、江拖等南昌的一批知名工业企业都聚集在这里。然而,跨过历史长河,如果大家现在再次走进青云谱区,会惊讶地发现,这里的色彩更丰富了。
王府井商圈、全球鲜果OTO电商中心等商贸物流业异常发达;国奥源干细胞、中国军民融合技术交易中心等转型项目纷至沓来;青云小镇、湖滨小镇等商业街热闹繁荣;梅湖景区、象湖湿地公园风光旖旎;八大山人艺术节等文化活动精彩纷呈……这里,老工业区华丽“蝶变”,正在创造一片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高质量:锻造发展新引擎
在洪城路与原十字街交会处,6月28日即将试营业的王府井购物中心格外引人注目,即将引爆全城,再现“南昌第一街”十字街的繁华盛景。
近日,记者从正盛太古港王府井城市综合体项目现场了解到,王府井购物中心外立面已基本完工,品牌LOGO也已经安装完毕。室内的公共部分精装修、机电安装基本完工,室外的固定围挡已拆除,目前已经开始人行地砖的摊铺。总投资70亿元、总面积70万平方米的王府井城市综合体项目是目前华东地区投资规模最大的城市综合体,将成为南昌的商业标杆和核心商圈。
就在王府井城市综合体如火如荼建设的同时,全国首个军民融合平台——中国军民融合技术交易中心、全球四大公证行之一的德国T?V南德意志集团,也纷纷抢滩落户青云谱区,青云谱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由此可见一斑。
由德国T?V南德意志集团投资10亿元建设的江西首个第三方国际检测产业科技园,将以检测业务为核心,打造食品、农副产品检测实验,环境检测实验,生物医药及精细化工检测实验,医疗器械及材料检测实验和检测技术培训等“四个实验室和一个培训中心”。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围绕第三方检测认证上下游产业集群,引领青云谱区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发展,助力南昌打造“四个千亿产业集群”。
T?V南德意志集团的落户,是青云谱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一个缩影。今年3月17日,青云谱区“三请三回”暨产业转型升级招商推介会在深圳举行,现场签约金额67.5亿元,这其中大部分是现代服务业。这些项目将为青云谱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助推大南昌都市圈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该区大力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共享经济等新兴产业。2018年,该区5家企业获评“南昌市级服务业龙头企业”,5家电商企业获评“南昌市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数量均列全市第一。警民路“湖滨小镇”特色商业街获评“南昌市特色商业街”。
从激情燃烧的昨天,到朝气蓬勃的今天,青云谱区正在加快推进“一城、一带、一圈、一路、一园”建设,着力构建“都市工业、现代商贸、文化创意、楼宇经济、新兴智慧、现代物流”六大产业集群。蝶变中的青云谱区,正释放出迷人的风采。这风采背后,是工业“退出”、服务业“挺进”,带来的产业转型升级;这风采背后,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现代服务业崛起而催生的“绿色”增长点。
2018年,青云谱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64.18亿元,同比增长9.9%,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5%,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达49.4%,服务业已成为引领该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高颜值:塑造城区新形象
投资1.2亿元完成了广州路的升级改造;投资5000万元完成了城南产业园改造提升……一连串大手笔投入,一项项惠民工程落地,一处处以人为本的城市细节,折射出青云谱区和谐发展的内在潜力,让城市生活更美好,是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的价值所在。
“改造亮化后,小区环境变美了,晚饭后小区业主不约而同地来到小游园散散步、聊聊天。”三家店街道三店西社区主任曹黎华高兴地说。漂亮的花圃、干净的道路、舒适的长廊,城南教师公寓可谓是宜居宜人,居民们的幸福感更是满满的。这种获得感和幸福感看得见、摸得着,彰显了城市温情,体现了城市温度。2018年,青云谱完成了6个老旧小区“旧改新”,新增8个小区推广垃圾分类试点,推进“厕所革命”,完成14座社区公厕提质升级,新建江耐公共停车场、花博园公共停车场等4个点位,新增停车泊位2025个。
俗话说“城市管理好与坏,三分在建七分靠管”,“大拆大建大改”虽说能短期内使城市面貌得到较大提升,但真正能够使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是变革管理理念,改进管理办法,创新管理体制。该区首创“3+1+MP”道路管理,建立“三级路长”管理体系,切实做到了“管理一条路、示范一条路、长效一条路”,徐家坊街道率先推出“小叮当”居民自治管理模式、京山街道打造的“京新社区治理模式”不仅发动了居民参与社区管理,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管理效能。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既要治“面子”,更要治“里子”。青云谱区按照“高规格、高水平、高标准”的原则和“环境整洁、面貌全新”的目标,对辖区内的京九铁路沿线进行了全面整治,涵盖“拆、清、绿、改、装、亮”六大项目,打造了一条干净整洁、清爽亮丽的铁路沿线景观带。同时完成1条道路“白改黑”,53处小街巷、社区和3条道路“暗改亮”,600条管线“上改下”。开展“三线六边”整治、“马路本色”行动、“以克论净”等一系列工作。城市有高楼大厦、商场超市,也有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排水管道,既要有外在之美,也应有内在之美。外在之美是城市颜值,内在之美是城市“温度”。
高品质:绘就生态新画卷
水是城市之灵,绿是城市之魂。青云谱区河流水系资源丰富,象湖、梅湖、高潮湖,抚河、玉带河、护城河交错环绕,形成城在湖中、湖在城中的景致。古风古韵的八大山人梅湖景区、绿意盎然的象湖湿地公园、精致漂亮的包家花园体育休闲公园,走进青云谱区,一幅幅秀美画卷映入眼帘。
今年5月1日至6月2日,首届南昌踏水寻梅文化旅游节,在青云谱区梅湖景区花博园盛大举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前来游玩的游客献上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特别是当一片从福建运来的15万株珍稀三角梅,在梅湖景区花博园迎风绽放,这里成了南昌又一个“网红打卡地”。“满园各色三角梅密密麻麻,开得正艳,姹紫嫣红,十分好看,园内景色迷人,堪比世外桃源。”一位从外地慕名而来的游客对梅湖景区花博园优美的生态环境赞不绝口。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017年底,总投资3000万元的高潮湖滨水休闲公园是青云谱区打造的重点水系工程项目之一。该项目强化废水集中处理,结合海绵净化措施,实现了雨污分流的功能。同时,通过配套绿化种植、景观打造,以及增添环湖绿道、健身场地、儿童活动场所、休闲文化广场及水泵房等“看得见”的功能,实现了高潮湖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成为青云谱区的“生态滨水后花园”。
尤其值得一提是,近年来通过市区两级加大资金投入、综合治理、美化环境,河湖水系等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周边环境焕然一新。同时,通过实施造林绿化“普绿行动”,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4.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是全省首个获评“江西省生态县区”的城区。当下,生态旅游火热人气,一步一景的色彩斑斓,正是绿色青云谱坚定不移推进生态保护的生动写照。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这是青云谱人的亲身感受,更是每个南昌人的真切体验。(肖存激 邹文斌 周建明)
大事记
■ 1958年10月,撤销三家店镇成立青云谱区。
■ 2009年,青云谱区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被评为“省级生态县(区)”,也是当时全省唯一的省级生态城区。
■ 从2010年开始,青云谱区连续四届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江西省文明城区”。
■ 2013年11月下旬,十字街棚户区房屋征收启动,这是当年江西省最大的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仅用39天,青云谱区便基本完成征收任务。
■ 2014 年 3 月,辖区洪都老工业区被纳入全国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 21 个试点。
■ 2014年4月,青云谱区“民情家访” 联系群众经验做法被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选编。
■ 2014年12月,青云谱区获评全省首批由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颁发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
■ 2015年,青云谱区被评为“投资江西十大首选地”。
■ 2016年8月28日,中国共产党青云谱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提出了“人文生态慧圃、都市产业新城”发展定位。
■ 2016年10月,“书香青云”社区百科讲坛荣获中宣部“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称号。
■ 2017年, 青云谱区GDP实现375.8亿元,财政总收入45.3亿元,经济实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 2018年9月,成功举办中国南昌(青云谱)首届八大山人艺术节,唱响了八大山人文化品牌。
■ 2014年、2016年、2018年获评“江西省最佳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县区”。
■ 2019年3月17日,青云谱区“三请三回”暨产业转型升级(深圳)招商推介会成功举行,为青云谱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 2019年4月13日,中国军民融合技术交易中心落户青云谱,中心将着力打造“服务江西、覆盖中部、辐射全国”军民融合展示平台、创新平台和孵化平台。
■ 2019年5月,青云谱因在2018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