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蔡脱贫记
□黄鹏、王斌
从返乡种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到年收入近8万元的养殖大户,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安福县章庄乡将坑村村民蔡小武,不仅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成了全村脱贫致富的典型。
再次来到他的家中,门口的药材基地已初具规模,不远处的生态养殖场,母亲正吆喝着将山羊赶进围栏。刚从自家蜂园赶来的蔡小武,骑着新买的摩托车,一脸神采奕奕。谈起自己一年的发展历程,小蔡像个孩子一样笑着挠了挠头。“没有什么经验和秘诀,现在国家政策那么好,只要敢想敢干,大家都能科学种养奔小康。”
万事开头难,最初接触中药种植的小蔡,其实也经历了不少坎坷。没有合理控制好温度,加上种植技术也有所欠缺,一开始收成并不好。转而饲养土元虫,也因为饲料配制不合理,养殖也不成功。渐渐的家里出现了反对的声音,“我们世代为农的,你瞎折腾有啥用啊。”母亲在家里不时念叨着,而执着的小蔡则憋着一股劲,誓要靠自己摘了“贫困户”的帽子。
不懂技术,没有经验,就向老农请教,外出培训,购买养殖书籍学习。邻居都说,这一年啊,小蔡黑瘦了不少,常常下半夜两三点钟,还听见他的摩托声从蜂园赶回家。功夫不负有心人,药材终于破土而出,蜂蜜也打开了销路。然而,小蔡并没有停留在现有的养殖规模上,在当地政府支持与帮扶干部的帮助下,他争取到5万元的产业信贷通,加上市政法委帮扶的1万元资金,他迈出了立体化种养和线上营销的步伐。“这是蜂蜜群,这是家畜养殖交流群,我的客户有浙江的、萍乡的、宜春的,也有县城的,现在我家的蜂蜜和牛羊肉只要在朋友圈一吆喝,不到几天就一抢而空。”小蔡掏出自己手机,眉眼间笑开了花。
自己去年脱了贫,小蔡不忘带动乡亲们致富。邻村的蔡小平说:“跟着小武哥学养殖,收入比以前翻了番,真的很感谢他。”在村民的推举下,蔡小武在今年还当选了村委委员,成了入党积极分子、治保主任。
说起未来的打算,蔡小武指着远方的流转田。“今年我想再承包些田地,建起沼气池,牛羊粪便处理后做成沼气料,池塘淤泥就近作为果苗肥土。现在国家政策那么好,我总得干出点样子来。”言语间,小蔡的眼神里,是满满的希望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