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风十里金步摇——安福平都镇十里村巧打脱贫牌
□邹敏
位于安福县平都镇南郊5公里处的十里村,今年要脱贫摘帽。如今已是9月,十里村能否摘掉贫困帽?“实事求是,敢闯敢干”———平都镇开出“药方”。“香风十里金步摇”,小小十里村,铿锵脱贫路,是鲜活样板,也是基层写照。
彭汉林今年70岁,是十里村唯一的蓝卡户。“按镇里定的贫困等级,蓝卡户是最贫穷的,一般是指无儿无女的五保户。”镇党委书记刘忠健解释。笔者敲响了彭老汉新房的门,旁边就是彭老汉居住了70年的老房子,砖体已变形凸出。“这个新房是6月27日,县里挂点领导到这儿视察后,特事特办新建的,只花15天就建好了。7月20日,彭老汉就住进来了。老人相当高兴。”村支书戴林峰说。
建房的钱从哪儿来?“共花了3万元建房,国家第二批危房补助的2.5万元,先由村里垫付。还有5000元,我们从即将建设的光伏产业收益中支出。”驻村镇干部罗伟给了我们答案。
十里村全村268户,总人口116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1户,今年脱贫任务11户。在该村脱贫攻坚材料中最显眼的莫过于两张放大的村地图,一张是贫困户精准地图,一张是村庄整治地图。
这两张地图上,分别用红、黄、蓝、绿等不同圆点将贫困户坐标及村庄整治项目进行了精准标注。“这个蓝点表示的就是蓝卡户彭汉林的住处。今年要脱贫的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标注在地图上了,还有去年已脱贫的4户绿卡户。”罗伟指着地图介绍。“这张地图上,红、黄、蓝点则分别标注的是村组道路硬化、空心村整治、村便民服务中心、卫生室、垃圾池、饮水、水渠等整治项目。这些项目计划投入559万元。”跟随着罗伟手指的移动,十里村变得直观、立体了。
沉寂百年的十里村传统火腿加工产业+现代光伏太阳能产业,给十里村脱贫攻坚拴上了“双保险”。
6月23日,十里村火腿加工专业合作社成立。6月30日,管六根等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与之签订合作协议。每户申请贷款资金3万元入股合作社,每年确保贫困户能有11%,即3300元的收益。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还被合作社优先使用,给予报酬。
同时,十里村光伏项目已完成项目设计,即将招标。该项目整合安福县扶贫办100万元产业扶贫专项资金,在村委会及十里小学楼顶建设70KW光伏板,预计投入70万元,年发电量可达10万千瓦时,村集体收入年增加11万元。所得收益成立扶贫基金,由村资金监理会全程监督管理,并对全村群众公示。罗伟给我们算了一笔账:“我们紧盯火腿产业和光伏产业,扎实把它们做起来,就能超过人年均收入3146元的脱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