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公益护路 ——吉水阜田陶壮文10年坚守护路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在吉水县阜田镇,有这么一个人,10年来,在长达5公里的路上当起了义务护路者。他,就是吉水县阜田镇陶家村村民陶壮文。
陶壮文在修剪路边的杂草灌木
义务修补 让道路更平坦
上世纪70年代初期出生于阜田镇陶家村的陶壮文,年轻时到过广东、福建、上海等地打工。由于学历低,缺技术,他做的多是劳力活,辛辛苦苦一年下来,积蓄没多少。随着年龄的增长,2008年,几近不惑之年的他决定回家创业。
回到家乡的陶壮文看中一块荒山,想搞点种养殖业。荒山没有名字,当地师老(当地方言,指有点文化的人)为他取名兴旺坑,寓意创业兴旺发达。兴旺坑紧挨着一条水泥路,这条路承载着8个村委近1.4万人的出行。陶壮文说,有时候看到路面有坑洼,就想着赶紧修补一下。“如果不及时补修更容易损坏。修一条路不容易,牺牲一点时间费一点体力去修补一下,值得。”就这样,路上多了一个手拿铁锹修补护路的身影。陶壮文说,他的初衷就是“只想让路更平坦些”。
继续护路 让道路更安全
2010年,目睹一场车祸后,陶壮文在他的护路项目中增加了一条:修剪两旁的杂草。
“看到一辆摩托车与一辆自行车相撞了,两个人都摔倒了,虽然伤势不重,但看着心疼。”陶壮文说,“两车本来不会相撞的,只因道路弯曲,两旁生长的杂树枝延伸到了路上,既挡了道又挡了行车视线。”
对于陶壮文的护路行为,有人不解,说他这样做图个啥,还有人嘲笑,觉得不如多养几只鸡鸭来得实惠些。也有人赞同、理解与支持,要他向镇政府或附近村委要点误工费。但陶壮文说,他从没有想过要报酬。
面对诸多非议,陶壮文用行动回答,那就是继续护路。2012年,他自费购置一台整修机,“手工修剪路边的杂草灌木效率太低了,现在小轿车越来越多,如不及时清理干净,安全隐患更大。”
10年护路 义举感动众人
自2010年后,该路段很少出现交通事故。陶壮文的护路义举,深深感动、温暖着过往的路人,有人自发地加入了陶壮文的公益行列。
“10年来不间断的义务护路,其精神可嘉,我们要向他学习。”每次行走在平坦、视线良好的路上,曾伙根的感恩之情便油然而生。曾伙根系附近一林场负责人,经常经过兴旺坑,“以前开车经过,总是特别害怕,怕拐弯处突然出现行人。自陶壮文护路后,开车舒坦安全多了。”心怀感恩的曾伙根自发地加入护路的行列,帮着陶壮文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后来,加入到义务护路的人越来越多。前段时间,陈家村委组织村民进行了路面清理工作,“5公里的路不短,集体清理一次,能减轻点陶壮文的工作量,也能让公益更温暖”,陈家村村支书老郭说,“感恩于陶壮文的护路善行,附近的村民买鸡、鸭、猪等都首选陶壮文家的。”
“我要在兴旺坑做好养殖业,以便更有能力继续做好护路工作。”对于未来,陶壮文用真诚的坚守作出了回答。
特约记者郭建华、记者范小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