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热浪滚滚屹潮头———吉水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记事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106票  浏览3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7年8月25日 08:29

□王薇薇

重大项目施工现场塔吊林立,处处是热火朝天场面;城乡街道干净通畅,蓝色彩钢棚等不见踪影,“颜值”显著提升;田间地头农户家,党员干部扶贫干劲倍增,暖了一颗颗群众心……现在,走进吉水,时时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热浪。

近年来,吉水县按照“加速发展、加快脱贫,决战五区、决胜小康”的战略目标,主动作为“打硬仗”,精准发力“破难题”,产业培育、生态建养、城乡建设、民生保障等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演绎着一幕幕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精彩好戏。

抓项目、强产业,转型升级显成效

项目是发展的“牛鼻子”,产业是发展的“生命线”。吉水把招商引资作为“头号工程”,搭建项目“栖息地”,推进配套产业链招商,以抓项目促产业大发展,今年共安排重点项目89个,上半年完成投资约5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吉水抢抓国防科工局对口支援机遇,组建12个团队与各大军工集团积极对接,突出发展军民融合产业,致力成为江西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靓丽名片。目前,共签约项目23个、投资额160多亿元,其中已落地项目12个,中电新材料一期、中信航空锻造等4个项目顺利投产。

工业崛起步伐加快的同时,有着良好农业基础与深厚文化底蕴的吉水,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深入:稻虾共作、莲鱼共生等生态产业富了农民口袋、火了乡村旅游,吉安·中国进士文化园、大东山开发、上下老街改造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加快推进,油菜花节、荷虾节等品牌农旅活动吸引游人无数……提升了名气、集聚了人气的吉水铺就出一条“生态+农旅+文旅”富民路。

建生态、美环境,城乡旧貌换新颜

街头巷尾干净整洁了,铁皮棚子没影了,超店或占道经营的现象找不到了,总是或黄(黄土)或黑(煤灰)的绿化带变回绿色了……眼下,要说吉水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城乡环境的显著改善。

在城区,结合国家卫生县城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吉水全面推行“路长制”管理和网格化包干,全县党员干部当起了“宣传员”“战斗员”“示范员”,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今年3月26日至4月26日,吉水仅用一个月时间就拆除了全县9037宗、面积达29万平方米的蓝色彩钢棚。在农村,以争创美丽乡村示范县为契机,拆除危旧土坯房320万平方米,创建了20个精品村庄和1250个示范农户庭院,高标准建成了金樟大道、黄金大道、105国道等美丽示范风景线,并狠抓“水、气、禽畜养殖、非煤矿山”等污染源头治理。吉水城乡群众文明素养、人居生活环境得到双提升,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新姿。

惠民生、添和谐,百姓福祉系心头

“现在在厂里做打包装箱,我也能赚钱贴补家用了。”今年35岁的周会青是双村镇老头村的贫困户,因左手活动不便,过去一直赋闲在家,如今她每个月有了1000多元的稳定收入。原来,今年3月,在镇政府引导下,当地村干部利用退养猪场改造成工艺品加工厂,方便了赋闲在家的村民就近务工,更成了周会青等贫困户实实在在的扶贫车间。

脱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吉水是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752户18620人,“十三五”贫困村41个。近年来,该县选派41名第一书记、组织千名党员干部开展定点结对帮扶,精准落实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安居扶贫、保障扶贫、基础设施扶贫等政策,去年底实现28个贫困村退出,5465户13172人脱贫摘帽。在此基础上,聚焦产业扶贫、劳务扶贫、文化扶贫,以强贫困户脱贫志气,稳贫困户致富根基。目前,全县因地制宜建成井冈蜜柚、高产油茶、稻虾共作等产业基地38个,扶贫车间65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505人。

顶:3 踩:7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26 (35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06 (31次打分)
【已经有30人表态】
5票
感动 感动
5票
路过 路过
3票
高兴 高兴
5票
难过 难过
5票
搞笑 搞笑
3票
愤怒 愤怒
2票
无聊 无聊
2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吉水查处两起非法占地养鸡行为
  • 下一篇:吉水冠山乡开展免费生殖健康体检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