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吉水绿色农村托起“振兴梦”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136票  浏览17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7年8月25日 08:29

江西吉安网讯(许春花、廖开桂)近年来,吉水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抓好富民产业兴旺、脱贫提升长效、农村环境升级、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治理创新、乡村人才振兴六大工程,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吉水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吉水县围绕“产地生态、产品绿色、产业融合、产出高效”的定位,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制定“1+6”实施方案,坚持不懈发展井冈蜜柚,持续壮大绿色大米、生态水产、有机蔬菜、高产油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富民产业,大力推进水南腐竹、螺田姜蒜、八都板鸭等特色产业。坚持传统产业植入新技术、新业态,厚植了绿色资源发展新优势。坚持强基础、扩规模、促增收,以都陂现代农业示范园为引领,建成白水下东营、醪桥黄泥洞、丁江铅坊等千亩井冈蜜柚基地15个,全县种植面积达10.7万亩,年总产值突破5000万元。该县打造了盘谷镇、枫江镇、金滩镇、醪桥镇、水田乡等环湖两岸“稻虾共作”示范点,目前已建成1.16万亩,每亩增收2000元以上。紧扣资金、人才、技术等关键元素,县财政每年足额预算农业产业发展资金1000万元,成立了龙城农业有限公司博士工作站,聘请了“洋博士”“土专家”组建农业产业协会,及时开展技术培训和实地指导;在全市率先制定“稻虾共作”产业奖补办法,每亩奖补350元;同时,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每亩补助3000元。

该县以“全景吉安、全域旅游”为契机,打出了科学规划、全域整治、突出特色、留住乡愁、完善服务等一套组合拳,建设了金滩镇落虎岭、文峰镇葛山等一批最具乡愁的村庄。同时,该县以清净整洁是美的基础,精细秀美是美的提升,准确把握“清净整洁、精细秀美”这个标准,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美丽乡村建设,使清清爽爽、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覆盖到农村每个细节、每个环节、每个角落。在持续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基础上,该县按照“六统四联创”要求,抓好“四带六型”美丽乡村建设,累计实施了1746个村点美丽乡村建设,确保建一片、成一片、美一片。在推进圩镇建设上,该县深入挖掘土地等资源蕴藏的潜力,用市场的无形之手撬动社会的有形之本,做到了既有和谐有序的“高颜值”,也有典雅之气的“内在美”。此外,该县还按照“彰显魅力、凸显文化、高端大气”的要求,抓好城西赣粤高速、城南抚吉高速、城北105国道、城东吉乌线4个城市入口连接点的提升改造,做靓吉水形象的“门户”和“窗口”。

同时,该县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增强产业带动力,实现了产业发展的动能转换。深化农业产权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企业+种植能手+农户”等模式。农民根据自身需求自行“点单”,以山、田、林、房及资金、劳动力等多元方式入股,不仅获得土地流转租金、务工收益、种植技术,合作社还提供技术培训、农资配送、病虫防治、产品回收,年终按交易量进行分红,激发了农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依托蜜柚采摘、花苗观赏、捕鱼抓虾等产业链,结合美丽乡村和人文景观,打造环城市休闲核心圈、环湖西路历史村落体验区、乌白线生态农业养生区、沿湖东路现代休闲示范区“四大”功能板块,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体验农业、观光农业,低坪花果世界、金滩落虎岭、乌江千亩油菜花基地等旅游点带动效益逐步显现。推行产业扶贫“六个一”模式,分别落实每个贫困村、非贫困村、贫困户专项发展资金20万元、10万元和2000元,引导39家非公企业投身产业发展,全年撬动涉农资金2.79亿元;鼓励利用拆除养猪场、废旧礼堂等闲置资源,建立食用菌、竹制品、黑木耳等“扶贫车间”,直接吸纳一大批贫困户就业,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实现了贫困户稳定脱贫。

顶:8 踩:6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51 (39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7 (40次打分)
【已经有43人表态】
10票
感动 感动
6票
路过 路过
4票
高兴 高兴
6票
难过 难过
2票
搞笑 搞笑
4票
愤怒 愤怒
7票
无聊 无聊
4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国务院通报去年落实政策成效明显地方 吉水榜上有名 获奖励支持
  • 下一篇:吉水县65岁老太被邻居砍伤不治身亡 疑犯有精神病史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