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鹅鹅鹅 “曲项”唱欢歌 吉水80后女子回乡养鹅成功摘下“贫穷帽”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吉安晚报   发布者:网络转载
热度188票  浏览35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7年8月25日 08:29

江西吉安网讯(王薇薇、首席记者贺晓梅)从债务缠身到无债一身轻,吉水县乌江镇的邓丽娜仅仅用了两三年的时间。她是如何做到的?昨日,记者采访获悉,养鹅就是这个“80后”女子的致富法宝。

今年36岁的邓丽娜,早先在浙江做点小生意。由于经营不善,欠下一身债务,这让一心想走出困境的邓丽娜苦恼不已。怎么办?“当时正好听到老家这边有很多扶贫政策,我想干脆回去算了”,在浙江生活的日子,让邓丽娜结识了一些养鹅的朋友,“听他们说养鹅的成本比较低,我也想试试看”。为此,邓丽娜还专门到外地学习了养鹅技术。之后,经朋友牵线,邓丽娜与吉水一家鹅业公司合作,由公司低价提供种苗并包回收,不用愁销路。2015年3月,邓丽娜在远离村居的山场建起了200多平方米的鹅棚,购进了第一批2000羽鹅苗。“钱都是借来的”,只要一想到这,再苦再累的活,邓丽娜都能扛下来。为了照看好鹅,她在鹅棚旁盖了间小屋,过起了与鹅为伴的生活。75天后,第一批白鹅陆续售出,按照当时市场行情,每只鹅赚到了近20元。“当时真是好开心”,终于赚钱了,邓丽娜看到了走出困境的希望。凭着这股子劲,邓丽娜最多时养了上万只鹅。2016年,在当地政府引导下,邓丽娜牵头成立了吉诺家庭养殖专业合作社。

债务,很快被还清。养鹅基地规模渐渐扩大,日子越过越好的邓丽娜又开始琢磨着如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46岁的朱世文是当地的贫困户,平常靠卖菜补贴些家用。邓丽娜了解情况后,主动邀请他闲暇时到基地务工。不仅是朱世文,在务工人员的选择上,邓丽娜都会优先安排贫困户。如今,村里的12户贫困户都轮流在邓丽娜的基地务工,每人每月有1000余元的稳定收入。除此之外,有贫困户还以5000元产业发展帮扶金入股基地,按比例分红。“好日子都是干出来的”,邓丽娜说,她始终相信“只有坚持奋斗,才会收获幸福”。

顶:8 踩:9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4 (57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17 (53次打分)
【已经有61人表态】
12票
感动 感动
6票
路过 路过
9票
高兴 高兴
6票
难过 难过
7票
搞笑 搞笑
6票
愤怒 愤怒
10票
无聊 无聊
5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讲先贤故事 传历史文脉 吉水启动全民阅读暨“一带一路”话陈诚活动
  • 下一篇:吉水县一居民跨省领取双份养老金被追回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