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水:军民融合闯新路
□本报记者胡蒋霞
3月23日,吉水工业园江西中信航空设备制造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今年53岁的王功文正在操作锻造机械。他的工种是计件付酬,入职3个月,他从一个零技术工人,到日渐熟练,收入跟着稳步提升。今年1月之前,他做梦也想不到年过五旬又无技术的自己可以在家门口拥有一份月收入四五千元的工作。
王功文是吉水县醪桥镇的一名贫困户,去年妻子查出直肠癌,儿子也患病在外求医。对于只有务农收入的王家人来说,医药费就像一个无底洞,吞噬了全家人的快乐与希望。作为家中顶梁柱,王功文不怕苦不嫌累,却苦于没有技术,无力改变现状。转机发生在今年1月,吉水工业园有一家刚落户投产不久的企业对外招工,普工经培训后,按件计酬,月收入约四五千元。了解王功文家境的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肖文杰第一时间想到为他介绍这份工作,“机械锻造厂房温度高,冬天还好,夏天特别难捱,很多年轻人可能做一段时间就受不了,而王功文为人老实本分,做事认真,干起活来不输给年轻人。”
这家企业就是江西中信航空设备制造公司。据介绍,中信航空设备制造项目是航空工业洪都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号召,对口支援的“军落户”项目,总投资4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为锻造项目,占地32亩,主要从事各类军用、民用锻件产品的生产制造,可进行各种规格铝合金、铜合金和中型结构钢、不锈钢黑色金属锻件、精密轴类产品等军用或民用产品的生产加工。一期达产后,年产值达2亿元,实现利润3000万元,上缴税收1000万元以上。二期航空设备机械加工项目占地30亩,总投资2亿元,规划建设军品下料厂房、军品修造模具厂房、军品成品仓库、军品材料厂房、研发中心、宿舍楼等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项目达产后,年产各类军用、民用锻件200余万件,可实现产值1.2亿元,年上缴税收500万元,为15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
该公司所在地两年前还是片待开发的荒地,为了让项目早落地、早投产,吉水成立了专门帮扶小组全程帮扶,从平整土地到厂房建设,从证照办理到水电安装,事无巨细,帮扶干部守在现场协调推进。一期项目不到1年时间就顺利投产,中信航空设备制造项目如今成了吉水军民融合产业的“金字招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强化统一领导、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和重大项目落实,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着眼国家发展和安全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对口支援,吉水县打造了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基地总规划面积3000亩,是省重点打造的10大军民融合产业基地之一,并已于2017年6月获省军民融合联席会议办公室认定为江西省第一批军民融合产业基地。从“零”到“园”,军民融合正为吉水发展注入了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