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文明之花处处开——吉水精神文明建设巡礼

热度193票  浏览36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7年8月25日 08:29

文明的尺度,映衬着一座城市的灵魂。

现在,行走在吉水城乡,只见街净景美,一面面文化墙取代了“牛皮癣”,志愿服务随处可见,群众文化生活有声有色。近年来,吉水县在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同时,以移风易俗专项行动为有效牵引,掀起了精神文明建设热潮,城乡大地处处绽放文明之花。

治理“顽疾”,城乡面貌大变样

干净整洁的环境面貌,是文明的“外在美”。乱丢垃圾、乱贴广告、乱吐痰、乱搭乱建等不文明乱象,一直是吉水城市管理的“顽疾”。为此,吉水县从治理城乡环境“顽疾”入手,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在城区,该县投入1000万余元打造数字化城管,实行24小时巡逻管控,治理违法违规乱象,并外包环卫服务实现城区街道全天候保洁。同时,结合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发动单位、社区、学校、志愿者的力量,开展党员干部每周上街大扫除、各部门单位志愿者每日上街文明劝导等市民素质大提升专项行动,致力把文明内化为群体性格。“现在,商户、住户都会自觉落实好门前‘三包’了,如果哪里有垃圾未清理、哪里有人乱贴广告,立即就会有人向我们举报。”实实在在的变化,令吉水城管队员感触颇深。

在农村,重点抓好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2016年起,县财政每年将1650万元专项经费摊拨到全县18个乡镇,且各乡镇均建立了垃圾压缩中转站并外包垃圾转运,所有50户以上的村(居)共配备了2200多名保洁员,通过经费、设施、人员三重保障,建立完善了村庄长效管护机制。共建共享优美城乡环境,逐渐成为吉水全民的自觉行动。

瞄准“痛点”,移风易俗入人心

在文峰镇葛山村,一面面文化墙绘制精美,“婚丧新风进万家,移风易俗靠大家”等移风易俗标语随处可见,小广场的显目位置还张贴着村规民约,对红白喜事的操办、村庄环境治理等作出了明确规范约束。

文明不仅需要“外在美”,更需要向善尚德的“内在美”。针对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大操大办风气、重殓厚葬、赌博、封建迷信等陋习,吉水县以移风易俗专项行动为有效牵引,结合文化扶贫“十个一”活动,全面建立完善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深化文明村镇、星级文明信用户创建,制作文化墙,组建农民文艺演出队等。目前,全县已建设12个乡村公益性墓地,249个村实现建立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全覆盖。

吉水还把先进典型引领作为推动文明乡风形成的着力点,大力开展身边好人、文明家庭、最美人物等评选活动。全县所有的村都设立了“身边好人榜”,一大批“草根明星”随之涌现。今年2月,螺田镇恭溪村村民彭莲玉当选诚实守信类“中国好人”。

善用“乡贤”,涵养新风凝干劲

在阜田镇邓家村,美丽乡村建设理事会理事长邓春福,用一年时间,将远近闻名的脏乱差村庄治理成小有名气的宜居宜业文明新村;在白水镇上车村,老党员谢德胜带头组建乡贤调解队,调解邻里纠纷,和谐邻里关系;在八都镇院背村,老党员、离任村干部组建义务工作队,服务村庄发展……乡贤不闲担大任,吉水县注重发挥优秀村干部、创业精英、家族代表等“新乡贤”作用,推动移风易俗行动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基层党建等重点工作相互促进。

目前,全县各村(社区)普遍组建乡贤参事会,引导乡贤深入村务工作、社会治理、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一线,有效破解农村治理难题,示范引领群众移风易俗。(王薇薇 记者 李 歆)

顶:13 踩:12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51 (61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13 (53次打分)
【已经有54人表态】
11票
感动 感动
8票
路过 路过
7票
高兴 高兴
4票
难过 难过
5票
搞笑 搞笑
4票
愤怒 愤怒
8票
无聊 无聊
7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吉水一62岁老人获6项新型发明专利
  • 下一篇:吉水特巡警花坛边“捡”个小姑娘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