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挑起脱贫大梁——吉水尚贤发展高粱产业助推脱贫记事
□郭建华
“高粱浑身都是宝,果粒可以酿酒,糟可以做鸡鸭等养殖饲料,挠子可以做扫帚,秸秆可以加工成牛饲料。”6月8日,吉水县尚贤乡秧塘村刘贱苟望着成片长势良好的高粱,说:“今年我种了6亩高粱,加上5亩土地在合作社入股,预计今年高粱收益在3万元以上。”
尚贤乡是传统高粱酒出产地,近年来,该乡发展高粱种植,全乡共有高粱合作社6个,发展规模种植户50余家,散户种植约300户,至于不留空地见缝插针式种植方式,几乎涉及到家家户户。据统计,仅高粱种植为每户年净增收益5000元以上。如今,高粱实实在在地挑起了村民脱贫大梁。
因地制宜发展高粱种植
尚贤境内为丘陵地带,山多水少,常年以干旱为主。一直以来,当地老百姓发挥旱地优势,种植耐旱作物高粱,并酿造出清香艳红的高粱酒。
“尚贤土壤较为贫瘠,干旱缺水,祖辈因地制宜发展高粱种植,家家户户都种,但祖辈在高粱上做的文章不深入,高粱没有给当地百姓带来多大的收益。”秧塘村党支部书记刘秋生介绍,“现在好了,在乡政府的引领下,全乡光大传统高粱经济作物种植,先后成立了秧塘高粱专业合作社、路边高粱专业合作社、直坑高粱专业合作社等,解决了农户种植高粱的后顾之忧,农户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推陈出新做优高粱酒业
尚贤自古盛产高粱酒,此酒采用高粱作主原料配以少量糯米,经纯手工制作而成。“在对舌尖上安全越来越看重的今天,社会对健康、安全、口感纯正、细腻及易入口的尚贤高粱酒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原先小作坊式的家庭生产既不能带来经济效益,也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抱团转型发展成为当务之急,在乡政府的牵头组织下,各村高粱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高粱专业合作社继承创新了传统尚贤高粱酒制作方式,清香纯正、绵软甘冽酒味受到了消费者喜爱,很好地撬动了当地贫困家庭脱贫之梦。”说起高粱酒在脱贫攻艰中的作用,刘秋生滔滔不绝。
据了解,每到出酒季节,各县、市、区人员都纷纷前来购置高粱酒。刘秋生算了一笔账,“平均一个家庭酿酒7瓮,按每斤7元计,仅高粱酒一项平均每户纯收益在3500元以上。”
综合开发拓宽高粱价值
“以往收了高粱后,除用高粱果粒外,对高粱剩下来的酒糟、秸秆等没有发挥好作用。”米头村党支部书记黄春苟心疼地介绍,“现在好了,高粱专业合作社以集中生产的方式为高粱发挥扶贫作用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天时与地利。”
“吃干榨尽”是人们对高粱综合种植开发的初步构想,酿酒后的酒糟可以用来养鱼、鸡、鸭等,高粱秸秆上端部分可制作成结实耐用的扫帚,下端部分可加工成牛饲料,高粱为种养企业提供了便利,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因成片种植,为材料集中加工提供了方便。高粱秸秆还有甜味,目前试行的高粱秸秆加工厂,把秸秆加工成牛饲料,深受养牛户青睐,此项为合作社员每年户增加近千元纯收入。加工条件再成熟点,可辐射到周边乡镇养殖大户,为社员增加更多的收入。”说起综合开发,刘秋生说,“前段时间,广东沿海一些花厂专程来尚贤采购高粱秸秆,收购价为每斤1元,也为合作社农户带来额外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