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描绘新画卷——吉水开展城市管理“两月攻坚”工作纪实
□许春花
隆冬时节,漫步于吉水县城区,扑面而来的是一派生机盎然的和谐景象。宽阔整洁的街道上车水马龙,绿意浓浓的公园里景美人欢……一幅美丽的新画卷正在吉水大地上徐徐展开。2016年10月份以来,吉水县积极开展城市管理“两月攻坚”工作,紧紧围绕“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井然有序、和谐宜居”四大目标,强化部门联动,创新管理方法,形成“无缝隙、全覆盖、高强度、大压力”的整治合力,积极扮靓城市容颜。
高位推动构建新格局
该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城市管理综合治理“两月攻坚”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了一名副县长具体负责城市管理工作,研究解决城市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文峰镇、县直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主动认领任务。同时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每周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半月召开一次工作调度会,每月召开一次专题汇报会,形成了上下贯通、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的工作新格局。
在工作组的高位推动下,该县的亮化美化工程有效提升,文峰大道“白改黑”综合改造项目实现全线油面通车,樟吉高速连接线改造工程已完成总土方施工总量的80%,文峰大道街景立面改造稳步推进,南门洲三角岛绿化已完成70%,人行道绿化亮化工程已完工并初步验收。此外,为了美化城市环境,该县按照“干干净净”全覆盖和“六无六净”的要求,加强日常清洁活动,大力推行机械化作业,对城区主干道、人行道、建筑工地周边进行巡回机扫、冲洗,每天白天坚持“两降尘、一冲洗”,实施全天候清扫保洁和早、中、晚三次质检制度,有效杜绝了保洁盲点和空白点;加强垃圾中转站和临时投放点的规范操作,有效解决道路“飘漏撒”等问题;定期开展市容市貌“地毯式”“拉网式”集中整治大行动,在保证城区一天比一天更加靓丽整洁的基础上,由城里向城外延伸、由城区主次干道向背街小巷辐射。
部门联动彰显大合力
背街小巷整洁干净,流动摊点规范有序,清扫车定时定点作业,路上垃圾日产日清……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吉水县以精细化管理为导向,强化部门联动合作,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牢固树立治理工作“一盘棋”理念,变“独唱”为“大合唱”。
以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为基础,从交警、市场和质量监督、运管、公安、公路、水利、房管等部门抽调人员,强力推动执法。全县实行县领导“路长”制,责任部门具体牵头整治路段的承包制模式,加大对全县各街道和升级改造后的城南、鉴湖、九洲等农贸市场周边管理力度,有效改善市场周边乱停车、乱摆摊现象。
活动开展以来,共清理占道经营、店外经营2623余次,流动商贩3000余人次;拆除各类户外广告牌(含店铺招牌)300多块,“牛皮癣”广告1500条;查处非机动车乱停乱放车辆168辆,“僵尸车”31辆;查处“撒漏”现象208起,清理路上撒漏余土410次;清理卫生死角1800余处,建筑垃圾600余次;拆除违章搭建铁皮棚1405平方米,违章遮阳棚750平方米,拆除违规防盗网800余平方米。
宣传发动营造浓氛围
该县结合升级文明城市创建和迎接全省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工作,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形式,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多途径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共发布文明标语92条次,刊登“两月攻坚”为主题的专稿和通稿26版次;通过县电视台滚动播放、微信公众号、吉水县新闻网专栏,发布公益广告340条次;制作张贴“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600余幅,宣传提示牌近300个。
从机关到企业,从干部到市民,都积极投入到整治活动中来。城区机动车乱停乱放、行人闯红灯等交通乱象得到根本改观,交通秩序进一步规范,城市“牛皮癣”等顽疾得到治理,占道经营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吉水大地上处处生新景、绽靓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