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水一流浪老人4年6次进救助站 声称遭家暴不愿回家
原标题:一流浪老人4年6次进救助站 其声称遭遇家暴不愿回家 记者调查还原事实真相
陈富英的小儿子扶其进屋
本报讯记者任洪广、实习生陈凯悦摄影报道:4年内,6次被“请进”救助站。吉水一老人仍在外流浪,好心人发现欲助其回家,老人却称遭遇家暴,不愿意回家。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3月4日下午,本报记者随同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及爱心人士将流浪老人送回家。
流浪老人深夜被妥善安置
3月3日晚8时许,家住市中心城区康居帝景湾小区的严女士在小区内发现了流浪老人陈富英。出于同情,严女士上前询问,老人说自己被丈夫和儿媳打骂赶出来了,无家可归,自己身上都是伤,丈夫和儿媳都不管她,她出来是想讨点钱治病。听了老人的遭遇,严女士和围观的群众都产生了怜悯之心,纷纷为其捐款。
严女士担心老人晚上没有地方住会着凉,嘱咐她待在原地别走开,自己去取车想帮老人找个容身之所。待严女士取车回来,却发现老人已不知去向。几经周折,严女士终于在深夜11时许找到了蜷曲在银行ATM机旁的陈富英。在严女士的帮助下,老人在凌晨被送至吉安市救助站。
老人嗜烟酒多次离家出走
次日下午,救助站工作人员帮老人换洗一新,将其送回家。据了解,陈富英,吉水县黄桥镇西岸村人,今年68岁。记者初见陈富英,瘦弱的身躯、快要掉光的牙齿和几乎弯成90度的腰,让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了许多。
在回家的车上,老人一直在推脱,称自己不想回家,害怕被打。真的如她所说的那样经常被家暴吗?为了解真相,记者随同救助站的工作人员护送老人到家并一探究竟。
送老人回家的救助车停至村旁,老人的小儿子已经守在马路边。老人下车后,小儿子接过老人行乞用的塑料袋和手中的衣物搀扶着她进了家门。看上去并没有对老人不敬。老人的家是一栋约20年前的两层红砖房,家里陈设已很陈旧。
陈富英的丈夫告诉记者,老人根本不是被赶出去的,而是她自己要离家出走。近年来,陈富英在家经常偷偷地抽烟喝酒,一喝就喝到醉。有一次躲在家抽烟,把家里的被子都烧着了,老房子也被烧得面目全非。一有钱她就会买烟酒乱花。近5年,她每年都要离家出走十几次,一般会自己回来。对于是否实施家暴行为,他不好意思地说:“偶尔会有,不过那都是之前的事了,而且也是实在气不过了才会打她。”
救助人员担心出“意外”
到底谁说的真,谁说的假?记者进一步进行了求证。村支书彭正猛告诉记者:“陈富英在家是经常抽烟喝酒,有一次抽烟把家里房子都烧着了,这是村里人都知晓的事。不过,她家里的情况也确实比较困难。”据黄桥民政所一黄姓负责人介绍,民政所也送老人回家过3次,对于她的家庭矛盾也调解过。考虑到老人家里的经济情况,政府给予了每月180元的低保补助。对于她家庭矛盾产生的原因,黄姓负责人表示,有她本人的原因,也有她家庭经济困难的因素。
返程途中,市救助站办公室张主任告诉记者,从2012年5月至今,4年时间里,陈富英已经先后6次被送进救助站。“谁也不能确定每一次离家出走,陈富英都能碰到好心人把她送回去,更不能保证老人每一次出门都能平安归来,任何意外都会是永远的遗憾。”张主任充满了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