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三个“雅号”绽放道德光芒——追记安福县敬业奉献离休老干部刘友生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网络转载
热度288票  浏览46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9年5月21日 12:35

■邹清华、廖红方 文/图

五月的阳光,温柔地洒在刘友生住了30年的破旧二手房卧室窗前,一大叠的宣讲稿本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一大堆荣誉证书静静地摞在书桌旁。只不过,它们再也等不来那个以身许党、敬业奉献的老人了。

2019年3月2日,跨越了88年岁月长河的老党员、安福县委党校离休干部刘友生平静地走了。

生前,他参加湘西剿匪,历经生死考验,毫不退缩,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还主动投入祖国大西南建设,直奔条件艰苦的四川大山里工作,赢得“刘马列”雅号。

刘友生的儿子(右)代父亲缴纳“特殊党费”

他退役转业后,有28年默默坚守在基层理论宣传教育的第一线,特别是离休32年来,主动参与“五老”报告团,为党的事业奉献余热,先后14次受到省、市、县表扬表彰,80岁高龄时仍被评为全县“十佳老有所为标兵”,真正做到了为党工作、一生无休,赢得“刘夫子”雅号。

他在工作生活中,始终本着“国家的钱,更要省着花”的原则,弥留之际,仍不忘提醒“追悼会从简,一律不收礼金,只收一束鲜花”,坚持交纳15万元特殊党费,为家乡捐款3万元,赢得“刘包公”雅号。

他一生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勤勉奉献、奋发有为,严于律己、言传身教,不愧是井冈红土地上的优秀好儿女。

勤勉敬业的“刘马列”

“此生一直跟党走,革命理想高于天。”这是刘友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刘友生出生在一个穷苦家庭,靠母亲帮人家洗衣服赚钱供他读到高中,1949年报名参军,到湘西剿匪,历经四个月血与火的考验,同去的5个学友全部牺牲了,只有他一个活着走出来。

在部队期间,曾先后立三等功两次、首长通令嘉奖两次,由于表现优秀,1953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从那天起,刘友生就许下誓言:“只要革命需要,我愿意把生命献给党”。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57年,他放弃到条件优越的广州警备区司令部工作机会,响应祖国建设大西南的号召,直接选择到条件艰苦的四川的大山里去工作,在那里一待就是20年。

家越搬越远,条件越来越差。由于住房紧张,全家人都不理解:“你就不能找领导说说,给自己换个好点的地方吗?”刘友生却很乐观:“现在全国都在搞建设,到哪里都是组织的安排,我是党员就要听党的话。”

“小时候特别不理解父亲,就觉得父亲无能。”儿子刘光清抱怨。而孩子眼里的“无能”父亲,在外人看来却是无私。

“爱钻研,工作狂。”在单位同事眼里,刘友生把工作当事业来干,长年累月加班熬夜,乐此不疲。

在四川工作的时候,刘友生很多时候都是赶着饭点回来,吃完饭又匆匆返回单位。几十年如一日,他不仅不折不扣完成党交给的工作,而且当面背后一个样,对党坦诚,决不当“两面人”。

1976年,刘友生回到家乡安福县委党校工作,在组织安排下在农村进行路线教育的两年时间里,与老表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刘友生儿子在银行办理“特殊党费”缴纳手续

“好人,真是一个好人!”重走刘友生蹲点过的严田镇易家村、寮塘乡荆山村……村中年长的老表们提起刘友生,无人不竖起大拇指。

“我一辈子都记得刘校长,他真的是一心为了老百姓啊。”严田镇易家村易希球感慨地说道,“那时候与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因为腰椎有问题,不能站立,只能跪在地里与我们一起插秧。”

村民刘汉文对此也深有感触。“你看他带大家挖的村口排水沟,现在还在用,还有远处山丘种植的茶树,应该是最早的产业扶贫了。”40多年过去,那个把农民当成最好朋友的“刘校长”依然是村里口口相传的好党员。

“要一辈子对党忠诚,无私奉献于人民。”这是刘友生写在教案上的卷首语。同事们常笑着说,放大镜、收音机、笔记本,是他学习的“三件宝”。

刘友生在岗的时候,每天坚持听广播看新闻,学习党报党刊,备课到凌晨是经常的事,最爱看“新闻联播”和革命战争片。建党95周年的时候,他拿着放大镜反复学习习总书记讲话概要,还发表了一篇体会文章。刘光清回忆起父亲生前,念念不忘党的恩情,总惦记着为党再尽绵薄之力。

一生无休的“刘夫子”

不论岁月变迁,这份忠诚信仰始终坚定不移。

1987年离休后,仍是全身心地扑在了党的理论宣讲和关心下一代工作上。他主动参与“五老”报告团,常被邀请去各乡镇、县直单位上党课。据不完全统计,他离休后,共参与宣讲1500场次,受益人群达20万。

“退下来了还能为党工作,发挥余热,这是我最幸福的事”。70岁时,他坚持备课至凌晨;80岁时,他自行搭乘班车前往偏远乡镇、学校去宣讲,甚至还拒绝乡里用小车接送。

近几年,刘友生因受帕金森综合症的影响,行动极为不便,但只要站上讲台,他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精神焕发。同时,他把参加“老干部理论学习”看得比什么都重,每次让亲人背上老年大学教室,提前到、坐前排,是出了名的积极分子。老干部和学校的学生也格外喜欢他的宣讲课,常常会主动问起刘老的课程安排。

他还非常关心下一代的教育成长。有一次,在帮助村民销售稻谷种子过程中,刘友生偶然得知山庄乡笪桥村农民刘某的孩子因贫困选择辍学,立即拿出积蓄资助他,一直延续到毕业。

严田镇易家村易立生和易益文谈起刘校长也十分感谢,小时候因为家庭困难,再加上天灾影响,两人难以延续学习,刘友生得知后,二话不说就捐资捐物,还鼓励他们一直要坚持下去。易立生因为落下残疾,刘友生更是当作自己孩子一样时常关心关爱,直到挂点结束的许多年里,还一直过问着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

几十年来,刘友生走进学校、机关、工厂,义务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资助学生10余人。对于这一切,他平静地说:“离休不等于离岗,总希望能给孩子们做点什么。”

当得知刘友生去世的消息时,寮塘乡荆山村村民曹利初非常伤心,凌晨1点钟,冒着大雨骑了几十分钟的摩托车从家赶来,只想送老人最后一程。

今年56岁的曹利初,十几岁时便与下乡工作的刘友生相识,一直感激刘友生这么多年来帮着他家拖尿素、买农资,资助小孩上学,联系助学贷款,等等。曹利初说:“刘校长对我、对我们村里的人,都特别特别好。”

务实清廉的“刘包公”

“别人拿上药,都先问药怎么吃、怎样能把病治好,可刘友生第一句话是,‘这药我吃符合规定吗?有没有超出标准?’”每次去医院看病,刘友生都要先听医生解释清楚是治疗用药,符合规定之后,他才放心。

今年初,刘友生因为身体状况差,住院治疗了好些日子,但只要病情稍微好转一些,便跟家人商量:“我在医院多住一天,就得多花好些钱,咱尽快回家吧。”儿子告诉他:“不用花个人的钱。”他听后很不高兴:“国家的钱,更要省着花。”

作为离休的老干部,刘友生医药费统筹县财政保障标准每年是5万元,但他平均每年1万元都用不到。就连家人想拿刘友生的医保卡享受一下特殊待遇,也总会惹来一顿骂:“这是党和国家给我的福利待遇,你们怎么能享受?”

刘友生对自己严,对家人也丝毫不含糊,立下家训:“后代都要永远跟着党走,念党情、报党恩。”无论在职还是离休,刘友生都始终秉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干干净净、清清白白。

刘友生不仅吃穿不讲究,对住宿条件也不在意。他在那筒子楼里住了30来年,一到下雨就漏水,很多个夜晚,儿子刘光清总是被父亲叫起来盖瓦片。家人们都笑着说,他是个铁面无私的“刘包公”。

原来,安福县委党校两次分房子,他都把机会让给年轻人,情愿自己住旧房子。刘光清以前也想不明白,别人的父亲都想着为儿女谋幸福,怎么到了他这里,就变得这么“不近人情”。

一件军大衣一穿几十年,孩子趁着商场打折给他买了件68元的衬衫,回到家却挨了一顿批评。刘友生说:“勤俭节约是个美德,自己穿着地摊上买的10块钱的已经很好了。”

县委党校老干部党支部书记陈耀文和刘友生共事多年,他回忆,有一次和刘友生一起去乡镇讲课,镇里为表热情,多上了几个菜,可刘友生不肯吃,说是超标准,硬是把多的菜端回了厨房。按他的话来说,“老党员更要遵守规定”。

刘友生还时常教育自家孩子,要听党话,跟党走,靠本事吃饭,不占公家一分钱便宜。1995年,孙女被查出得了骨瘤,治病几乎耗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不少债。加上那时儿媳周清梅已经下了岗,儿子刘光清也从水库内退,被生活所迫的孙女想通过刘友生找关系谋个“饭碗”,安排到财政拨款的单位去重新上班。可刘友生怎么都不答应,只从自己的离休工资里拿出了500元给孙女治病,无奈之下,儿子刘光清只好在银行网点做保安,儿媳周清梅则开了个小店起早贪黑地赚钱还债。

即使是在立遗嘱时,刘友生仍不忘提醒“追悼会从简,一律不收礼金,只收一束鲜花”。弥留之际,88岁的他两次修改遗嘱,从再交10万元党费改成了交15万元党费,为了支持家乡发展,还特意拿出3万元给农村老家。

“不留金不留银,只给后代留精神”,是刘友生坚持的家风。他生前经常给孙辈讲革命故事、讲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鼓励孙辈参军入伍,在遗嘱中仍不忘教育子女们“顾全大局、搞好团结,努力工作、造福人民”。如今,受爷爷的感召,刚读大一的小孙子也决定参与检兵,投身奉献祖国。

坚定信仰走完一生,终生爱岗敬业奉献,这就是刘友生。大家都说:在组织和同志面前,他是个简单、纯粹、透明的人,用朴实、善良、敬业丈量人生的每一步,绽放出自己普通人生的别样光彩,立起了一个伟大道德的标杆。

顶:12 踩:17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49 (90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73 (83次打分)
【已经有86人表态】
18票
感动 感动
10票
路过 路过
10票
高兴 高兴
9票
难过 难过
12票
搞笑 搞笑
8票
愤怒 愤怒
11票
无聊 无聊
8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安福自然资源局强化党风廉政建设
  • 下一篇:宜井遂高速永新段选址已确认 起于安福彭坊乡谭源附近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