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县罗田镇:黄金江畔风光好
实力·和谐·魅力新罗田
黄金江畔风光好
□ 记者邓勇伟、傅放、白灵
罗田镇地处峡江县西南部,面积160.1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105自然村,人口1.82万人。境内绿树成荫,碧水长流,森林覆盖率高达71.07%,有天然氧吧之美誉。古树名木,遍布全镇,安山老的村“千年铁树”蜚声内外,桂林村“五色茶花”更堪称一绝;赣江支流——黄金江贯穿全镇,江岸古樟参天。近日,乘着凉爽的秋风,闻着一路稻香,我们一行前往,领略其独特风韵。
秀美乡镇入画来
“山含图画意,水洒管弦音”,走进罗田镇仿佛置身于一幅醉人的图画中;群山环绕间,金灿灿的稻谷翻起层层“浪花”;清澈见底的黄金江内鱼游水底,碧波荡漾;极目远眺,点点村落,袅袅炊烟,沉浸在茫茫绿海里,让人遐想无限;城镇内一幢幢规划整齐的楼房、笔直的村道和完备的设施,绿地、花带绿意盎然。让人不禁惊呼“好美丽的地方!”,当地百姓告诉我们,这一切都得益于新农村的建设。
近年来,罗田镇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稳步推进乡镇规范化建设及新农村建设。为改善人居环境,该镇对圩镇进行了全面改造,8个新农村建设点,11个村实行了新建和改建。目前,全镇行政村100%实现了通水泥,78%村小组修通了水泥路,农村实现改水改厕率达42%,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鉴于移民新村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等情况,该镇还重点做好万台新村、古井张家、邓家等9个移民安置点工作,建设宽敞的移民新村进场道路,修建移民新村房屋,实施沙坊抬田工程。
罗田镇面貌在悄然改变,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2009年,该镇入选“感动吉安:改革开放30周年巨变乡镇”;2010年,荣获江西省第三届文明乡镇、吉安市农业农村工作综合先进乡镇荣誉称号。
“这里一点都不比城里差,道路通畅,环境好,休闲时还能去村小组活动中心娱乐一下。”花莲线公路不远的大屋的村活动中心,村民黄大爷笑呵呵地说,脸上荡漾着灿烂幸福的笑容。
生态养护美家园
为让山更青,水更绿,留住一方水土,造福后代。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罗田镇还注重生态建设,全力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和黄金江治理等工程。近年来,该镇先后荣获全市“一大四小”先进乡镇及省级生态乡(镇)等称号。
广泛动员、化整为零、后期保障、加大投入。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中,罗田镇打出了四张“王牌”。工程建设之初,该镇多方宣传,提高群众认识。推进中,罗田镇加大对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的投入,并逐层分解任务,把造林工程重点放在交通干线、荒坡滩涂、农田林网等,统一洞穴规格种植树木,对完成任务的给予奖励,激发了村民栽管并重的积极性。同时,该镇抓好管护,对所有造林地段全部落实经营主体,做到有人栽、有人管,实行谁栽林谁受益的做法。并制定和完善了村规民约,加强林木管护。
黄金江贯穿罗田镇全境,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当地有“罗田乌沙细,有肥种三年”的俗语。为让黄金江永葆“健康”、“美丽”,该镇积极争取省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黄金江罗田镇防洪工程项目,先后投入1600万元,对河流进行疏浚清淤,河道两侧进行防洪整治。通过改造,沿线村庄的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河水清澈明净,河岸衬砌整齐划一。
为进一步提升小城镇品位,该镇还决定打造黄金江罗田圩镇段沿岸休闲长廊。长廊沿河岸修建,计划安装路灯60盏,建休闲亭2座,河堤护栏1500米,绿化面积2万平方米。目前,该工程已完成拆迁和招投标工作,今年底完工。
文化优镇促和谐
罗田镇自古文化昌盛,名人辈出,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理学家孔文仲、孔武仲、孔平仲故里。上桥头禅和岭东南麓东平寺为佛教沩仰宗派唐高僧慧寂主要活动地,遂成为仰山祖庭。镇内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岱乳村西南始建于唐的乳峰寺;张家村西北鸡冠山的明代摩崖石刻;桂林村的清代边氏祠堂等。
面对这些特色文化资源,罗田镇进行整合、包装,将其打造成镇旅游景点。其中,该镇金幼孜(明朝大学士、三朝宰相)的敕令碑就座落在镇徘山村,距今有587年的历史,是目前峡江县保存最好最久的文化古迹。为对古文化、古迹进行保护、开发,该镇今年还投资98万元,启动修建了金幼孜文化公园,建设内容包括:风雨亭、大学士金幼孜像、文靖公祠、思贤井等项目,并对敕令碑加以重修、保护,以表达今人对前贤的追思和纪念。
除保护古迹外,为丰富当地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该镇还通过举办农民运动会、修建农村书屋,农村文化中心、文化小广场等方式推进乡镇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增进文明程度。
“罗田镇是一个实力之镇、和谐之镇、魅力之镇,我们将把它打造成宜业、宜居、宜游的美丽乡镇。”从该镇党委书记袁小求的话语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罗田镇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