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丧寿庆
[婚礼]
新干旧时男子16至30岁、女子14至20岁为约定成俗的结婚年龄,不足或超过这个年龄限度,均为“非礼”。婚礼都遵循家法的规定,一般过程为纳采(访人家)、问名(开八字)、纳吉(交鞋样)、纳印(下茶)、定亲、行聘(扎寄)、准期(报日子)、迎娶和亲人要“哭发”。上轿时新娘由兄长(或同族堂兄)背上轿,其弟妹跟着至男家,谓之“送亲”。此外还有“回门”、“满月”,次年正月“接娇客(也称生客)”等习俗。新干还有招亲之俗,男到女家落户,即“招郎”、“进社”。
新中国成立后,婚俗出现婚事新办,节约从简,县城和农村还定期举办集体婚礼,出现旅游结婚。
[丧礼]
旧时新干的丧礼大体有送终、沐浴、易服、报丧、入殓、出殡、超度、守制与祭奠。其葬习一般为木棺、土葬。
一般在长辈临终时,儿女晚辈均应围坐床前,谓之“送终”,亲人长子要为死者沐浴,谓之“净身”,随后更寿衣、鞋袜、帽子。另一方面要去亲友家报丧,并将死者生前的庆垫置村路口焚烧,以示向村人报丧。人死后不再放在床上,应移置厅中门板上,用瓦垫头,头前点一盏灯,直系晚辈和配偶要嚎哭,谓之“哭丧”。入殓俗说“入棺”,由金刚(八仙)移尸棺内,以草纸、石灰、草木灰垫底,再以死者衣着充实棺内,以防尸体移动,再盖以红被。亲人晚辈要披麻戴孝于灵前把酒(斟酒)祭奠,行跪拜礼;然后亲友佩戴白布把酒祭奠择日安葬,一般是死后三日方可出葬,如逢春节,要延过元宵,此外逢七、逢九亦不葬。安葬时,一路丢纸钱,鸣放爆竹,响以大锣,配以吹鼓手;长女端灵牌走在灵队之前,儿媳披麻戴孝,男左女右,拖住棺缆(力绳),俗称“拖丧”;亲友、宾朋戴白送灵于后,抱灵牌的女辈于半路转身,安灵牌于家厅堂,供之香火。安葬后,四十九日期满灵位火化。其墓不在下葬时立碑,便要等到冬至时立碑。
新中国成立后,丧俗出现丧事从简,除了亲朋好友带黑纱、送花圈挽幛、开追悼会、出殡送葬外,还有火葬丧俗。
[生辰寿庆礼]
新干旧时作兴小孩做“三朝”、“满月”、“周岁”、“十岁”,以示庆贺生辰。此皆由外婆牵头贺送,作兴向街坊邻里散面;大人做50岁生辰、60岁大寿、70岁、90岁长寿,俗谓“三十有人晓,四十有人知,五十杀只鸡,六十满天飞”及“做七(七十岁)不做八(八十岁),做八有发达”等说法。一般做寿不做足岁,谓之“做九”,此皆由女儿牵头出面举行,也要散面宴亲,燃放爆竹。
[建房迁居礼]
新干农村建房习俗很讲究,首先要择地基,择日破土动工,上梁喝彩,由泥木工主持,梁木披红挂彩由儿辈扛着。其上梁喝彩主要有祭梁彩、抛梁彩和抛布彩。
屋建成之后,要举行过屋仪式,一般于上梁之日举行。全家分别担着箩筐被物、团箕、手秤等物入新屋,象征团团意意、阵阵相随。
祭梁彩 伏以(鲁班徒弟名),手接东家一把壶,黄金万两靠得住,上面造起龙凤狮子盖,下面造起莲花托酒盘。茶要说个茶出处,酒要说个酒根苗。茶叶出在深山崖洞中,水酒出在田里糯米香。酒为何人造,杜康仙师造。男人造酒不可先知,女人造酒不可先尝。杜康杜康,寅时造酒,卯时就香。我今将酒祭五方,一祭个梁头,万里诸候;二祭个梁尾,添财带喜;三祭个梁腰,玉带飘飘;四祭个梁肚,金银满库;五祭个中心太极图,太极图上生彭子。彭子寿高八百载,果老二万七千春。天官赐福,荣华富贵。打一封爆竹。
抛梁彩 伏以,贺喜东家,先到吉水去买麦,后到赣州来买糖。买了麦、买了糖就进磨坊,做出糖子饼仔抛栋梁。一个抛东,贺喜东家出相公;二抛个南,贺喜东家出状元;三抛个西,贺喜东家穿朝衣;四抛个北,贺喜东家坐衙门,掌管文武百官权。天官赐福,百子千孙,荣华富贵。打封爆竹。
车梁彩 伏以,手拿金索软如绵,车起黄梁在半天,往日黄梁马上先,今日黄梁来登仙。打封爆竹。
抛布彩 伏以,手提色布软如绵,东家做屋用金钱,高高兴兴来接布,生出个文武齐全好儿郎,挣得个铜钱存满库。东家老板来接布,子孙后代当博士,百子千孙。打一封爆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