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晨报]喝错喜酒送错礼 耐心调解解心结
峡江讯(吴祎)喝喜酒送红包本是民间正常的风俗习惯,主人家在收到礼金后还要记下对方的名字,以便今后还礼,还的礼金数额与送的礼金大致对等。可有一个马虎的客人吃完喜酒后才发现礼金送错了人,因向主人索回礼金遭拒还闹到了法院。
2012年7月1日,峡江县巴邱镇李某去镇上一酒店喝朋友的结婚喜酒,进门时没注意该酒店同时有两起婚宴,也没问清楚就匆匆忙忙将装有1000元的红包给了门口一个负责接引宾客的人,然后高高兴兴的上楼吃饭。直到新人过来敬酒时,李某才发现不对劲,但也只得硬着头皮向主人说明原因,要求退还自己先前送的红包。主人听后说饭已经吃了,礼金不能退,况且退还礼金对新人不吉祥。
此事在当地很快传开,家人取笑他是马虎大王,朋友又责备他不够意思,不去喝喜酒捧场,李某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2012年8月,李某将收取红包的赵某起诉到法院,要求赵某退还礼金。峡江法院巴邱法庭受理此案后,认为案件本身不复杂,赵某所得礼金属于不当得利应当返还,关键是双方因面子问题而僵持不下。承办该案的宋法官找到双方坐下来协商,首先破解赵某认为退钱不吉利的迷信思想,指出按照法律规定该礼金应当返还,同时指出因此事给李某生活带来的困扰。赵某渐渐发现自己做法的错误和后果,主动站起来握着李某的手道歉,并当场退还了1000元的礼金。这桩尴尬的礼金风波最后以双方握手言和的方式得到了圆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