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补偿资金缺乏 九江一石材厂“关停令”成一纸空文

热度113票  浏览16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2年6月26日 12:30

  数天前,本报又接到当地村民反映,污染还在持续。6月19日,记者再次来到光明村,发现10多家石材厂仍在生产。即使在距离石材厂约30米的公路上,也能听到切割石材时发出的刺耳声音。走进加工区,只见上空粉尘弥漫。严重污染环境的石材厂让附近村民的饮用水只能依靠政府提供的矿泉水。同样困惑与纠结的还有当地政府:去年4月份下达了关停令,却因资金原因,变成一纸空文。

  据了解,饮用水污染涉及光明村辖区75户人家。为解决村民的饮水问题,当地政府从去年4月起开始组织人员,每天从附近一家矿泉水公司运送150桶矿泉水进村。每户领两桶,每桶40公斤,均属政府无偿供应,至今买水花费10余万元。但村民认为,这绝非长久之计,石材厂不搬走,日趋严重的污染必将祸及子孙后代。

  海会镇企业办副主任孙德星说起石材厂关停的事也很头疼:“政府也想关停,但绝非易事。”孙德星证实,去年4月初,海会镇政府向上级政府递交了要求关停石材厂的请示报告。庐山区政府对此很重视,接到报告后便于去年4月上旬下达了“关停令”,要求“从即日起实施”。海会镇随即向石材厂传达了区里的决定。不料风波骤起,关停受阻。

  争议源自“关停令”中提到的“无偿关停”。福建方面的商会将数份同一内容的协商函发至市里、区里和镇里。协商函提出的要求很明确,当时是响应当地招商政策而来,如今让无偿关停不可能,必须对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及原材料进行相应补偿。

  鉴于情况复杂,镇里无法执行“关停令”。孙德星透露,“关停令”下达不久,区里相关领导和相关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赴海会实地调研、登记石材厂现有资产。根据调查,要将该镇22家(另外4家位于该镇南头桥)石材厂关停,至少需要补偿资金3000万元至5000万元。面对巨额补偿资金,政府部门一筹莫展,关停令自然无法实施。

  石材厂最终会不会关停?孙德星表示,镇里领导班子决心很大,正在想方设法解决困难,“关是肯定的”。但问及具体时间,孙德星表示,关停时间还没最终确定。

  6月19日,海会镇政府对此回应称,苦于资金压力,关停事宜一拖再拖,但海会镇已坚定关停的决心,待资金条件一旦成熟,立即启动关停程序。许多村民表示,但愿这次能成真。

  本报记者杜金存

顶:4 踩:9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1.13 (30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18 (34次打分)
【已经有36人表态】
6票
感动 感动
3票
路过 路过
5票
高兴 高兴
5票
难过 难过
6票
搞笑 搞笑
7票
愤怒 愤怒
2票
无聊 无聊
2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端午假期3·15收到投诉39起 家电餐饮快递等成投诉热点
  • 下一篇:江西汽车产品逆势出口 2500余辆江西大巴“开”往海外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