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 南昌菜价将会明显回落
每公斤苦瓜10.02元、长豆角8.36元、青椒7.18元……这是全省部分蔬菜的平均零售价格,在物价部门监测目录中的14种蔬菜,跟去年相比,价格全线上涨,而且涨幅还不低,小白菜的价格翻了一番,包菜、萝卜、黄芽白等家常蔬菜价格也都涨了八九成。
按理说,每年到了这个时节,蔬菜价格应该大幅下跌了,今年为何会未跌反涨?省价格监测部门通过对南昌、九江等地蔬菜生产供应情况进行调研后得出结论:推动今年蔬菜价格上涨的因素不少,上月持续多日的暴雨和低温寡照天气是主因,导致蔬菜生产周期拉长、产量大幅减少,很多蔬菜基地减产约三成。
本地蔬菜供应量不足,自然需要外地菜来救急。南昌深圳农产品批发市场负责人说,目前该市场日蔬菜上市批发量约740万公斤,其中外地菜705万公斤。一些蔬菜主产省份也受到了天气影响产量大跌,如山东青州黄芽白主产地今年种植面积同比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再加上种植、运输成本的上升,四川的豌豆、广西的青尖椒、广东的豆角等批发价格都有不同程度上涨,如黄芽白、包菜的最低批发价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300%,萝卜上涨了400%。
市场展望: 5月下旬将明显回落
最近一段时间,南昌市蔬菜科技推广中心的专家们频频出现在扬子洲、黄马、三江等主要蔬菜生产基地,针对当前的气候情况指导菜农科学种菜,保证本地蔬菜的市场供应。菜农们说,再过十天到半个月,本地黄瓜、小白菜、豆角等“大路菜”将大量上市,届时,菜价就能逐步回落了。
我省“本地菜”的上市规律性很强:每年的3月、4月和7月、8月是蔬菜生产淡季,需要大量“外地菜”来补充,所以菜价相对较高;5月、6月和9月、10月是本地蔬菜生产旺季,价格相对较低。叶子菜生长期少的为25天到30天,11月至元旦前蔬菜供应量可以满足需要。
从上月起,持续多日阴雨低温寡照天气,导致本地蔬菜上市期推迟15天左右,到5月下旬,将有大量本地蔬菜上市,到5月底,本地的茄子、豆角、西红柿、青椒等蔬菜就能大量上市,蔬菜供应将更趋平衡,价格也会出现明显回落。不过,专家分析,由于蔬菜生产、运输、经营、人工成本等的上涨,菜价要想回落到去年同期水平很难。
专家建议:尽快启动平价商店
一棵大白菜从“菜园子”到“菜篮子”有多远:有关部门数了数,最起码有7个环节——菜农、收购商、产地批发商、运输户、销地批发商、摊贩、市民,每个环节至少加价5%至10%。显然,在这种销售模式下,市民要想吃上“便宜菜”可不容易。
今年南昌市出现了多家由农业合作社自建的蔬菜直销店,尽管势单力薄难挡菜价迅猛上涨的势头,但最起码少了多道中间环节,多少能让市民得到一些实惠。只是,这些蔬菜直销店目前还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未能获得政府在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要想大范围推开还比较艰难。而南昌等地尽管有建设平价商店的计划,但目前仍处调研阶段,何时能面市没有时间表。
省价格鉴定监测管理局的调研报告认为,中间环节过多是推高菜价的一大原因,有关政府部门应该组织蔬菜龙头企业向超市、学校直供蔬菜,加大“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力度,降低蔬菜交易过程的中间环节成本。此外,应借鉴广东等地的平价商店经验,各地可使用价格调节基金推出这一举措,这对缓解物价上涨将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