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水一农民筹资40余万元八年为农民送去千场义演
2003年,杨天义拿出所有积蓄,并用自家房屋抵押贷款,筹资40余万元,建起了江西首家由农民自办的免费影剧院。他贷款建剧院、自费办剧团,受到当地政府关注与重视。自2007年开始,吉水县文化部门每年从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经费中挤出近5万元资助剧团……
吉水一农民八年办千场义演
本报讯 赵巧、朱晓羚报道:近日,吉水县水南镇举行一场特殊的演出,能容纳800名观众的“水南影剧院”,挤满了外出创业回乡探亲的水南人,以及从附近村庄赶来的村民。采茶戏、歌舞、小品……一个个带着本乡本土味的节目,让观众过足了瘾。像这样的免费文化盛宴,影剧院创建人杨天义和他的农民剧团,已坚持献演了8个春秋,观众近百万人次。
45岁的杨天义在水南镇以收废品起家致富。他自小痴迷采茶戏,可上世纪末,镇里的农民剧团因经费不足都倒闭了。2003年,杨天义拿出所有积蓄,并用自家房屋抵押贷款,筹资40余万元,建起了江西首家由农民自办的免费影剧院。同时,招聘22名能歌善舞的村民,成立了水南农民业余剧团。“2004年元旦,影剧院建成后的第一场演出,就是由我们农民剧团演出传统采茶戏《墙头记》,来看戏的老表把过道都挤满了。乡亲们再也不用在露天顶着寒风看戏了。”回想首场演出,杨天义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从此,逢年过节、农闲时间,杨天义必安排农民剧团在影剧院为乡亲们免费演出。8年来,农民剧团免费演出、影剧院免费放电影上千场。农民剧团名气越来越大,全市各地的一些社区演出队也慕名加入一起演出,有些艺术院校毕业的大学生还要求加入到杨天义的团队。为了编排出农民喜爱的好节目,杨天义以2000元至4000元不等的价格征集剧本。几年来,杨天义用于剧本的开支达4万余元,自创小品《鹅源》获得全省农民剧团展演一等奖和第九届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赛二等奖。
杨天义贷款建剧院、自费办剧团,受到政府关注与重视。为共同呵护这一乡土文化品牌,吉水县对杨天义进行宣传、鼓励和扶持,杨天义被评为吉安市首届“寻找真善美感动吉安”模范人物。自2007年开始,吉水县文化部门每年从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经费中挤出近5万元资助剧团。近两年来,该县宣传部还为杨天义的农民剧团牵线,请剧团在县城和全县18个乡镇巡演,并给予一定的酬金。
政府的扶持和群众的期待,给了杨天义极大的鼓舞和信心。他说:“我赶上了国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好时候,我要让剧团唱上一百年!”为了偿还贷款,确保剧团生存,杨天义在剧院边上办起了一家腐竹加工厂,将企业所有利润全部贴补剧团开支。现在,这个农民剧团演员已有39人,加上发展起来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红歌队和广场舞蹈队,总人数达到了3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