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雷锋精神同行 ]吉水:八旬游子回乡敬老
八旬游子回乡敬老
□肖春根、尹姗、谢京生
4月5日,春意盎然,暖意融融。在吉水县八都镇银村小学的操场上,掌声如潮,笑声阵阵,一场别开生面的敬老爱老座谈会在此举行。全村300多位60岁以上的老人齐聚一堂,集体接受从长沙、南昌回到故里的八旬老人谢南英、谢琢如姐弟的祝福和宴请。一套套棉衣裤、一条条毛巾、一颗颗糖果,表达了两位老人对家乡父老的款款深情。
谢南英姐弟是八都镇银村人。他们早年就外出求学,但时刻不忘家乡亲人,一直关心支持家乡建设。今年87岁的谢南英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沙163医院工作。谢琢如曾是江西教育学院的教授。落叶归根,退休后,姐弟俩的思乡之情十分强烈。1988年,姐弟俩相约回到银村,拿出多年的积蓄,购书10000册,在该村办起全镇第一个农民图书室。在两位老人的倡议下,村里成立敬老会,组建小学奖学基金。每年,姐弟俩都会从退休金中拿出2000元,帮助图书室和老年人活动中心充实图书资料,发放奖学金鼓励品学兼优的孩子。每隔两三年,他们都会相邀回到老家召开座谈会,在村里设宴款待老人,并为他们送上礼物,感谢家乡父老的养育之恩。24年来,姐弟俩已是第9次举办敬老爱老座谈会。在银村农家书屋,看到村民正在读书“充电”,老人家十分高兴。这次回到家乡,他们想把农家书舍办得更好,让更多的乡亲受益。
“我们虽然都是八十高龄的人了,但回到村里和父老乡亲说上几句贴心的话,给老人们捎来一点东西,送去一片心意,我们感到十分高兴。这次我还把三个儿子带回来,嘱咐他们要把我的做法继续下去。”83岁的谢琢如说。
谢南英老人虽然腿脚不灵便,但还是回到老家。这次,她又为村里的老人带来了几千元的礼物。她一边和村里的老人合影,一边拉起了家常。他们不远千里回乡敬老爱老的做法,感染了当地群众,使“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在银村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