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在麻丘建2.5产业新城
设计中,在核心地带规划大型中央广场,各个产业功能区围绕中央广场展开,由广场向四周成发散状的步行空间分布渗透至每个产业功能区;同时,一条步行空中栈道沿车行道主轴蜿蜒展开,串联起各个产业功能区建筑,人车互不干扰……这个设计很像20年前少年儿童对“太空城市”的幻想画面,不过这样的画面即将成为现实,那就是近期在南昌麻丘建设的2.5产业城。
2.5产业城中设有空中步行栈道,方便人车分流效果图
崭新概念
南昌开建2.5产业城
今年3月,南昌的2.5产业城在城东的麻丘开工,将吸附周边的居民和南昌的企业进驻。对南昌来说,2.5产业还是个全新的名词,但这个词已经在上海、成都、武汉、苏州等少数几个城市开花结果。
2.5产业介于二三产之间
2.5产业为何物?通常来说,我国把农业列为第一产业,把工业列为第二产业,服务业被列为第三产业。据了解,2.5产业是介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为生产型企业提供服务的产业,内含第三产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如贸易、结算、营销、物流、培训、资讯等职能;也兼具第二产业中的高端部分,如研发、设计、核心技术产品生产等职能。
由于2.5产业一头牵着第二产业的生产、研发环节,另一头连着第三产业的外贸、物流、设计等行业,因此该产业是在整个产业链中具有高技术含量、高知识集聚、高附加价值和高管理水平的“中间产业”。
新城一期用地约539亩
尽管2.5产业城的概念在苏州、武汉等地的解释各有区别,但功能十分接近,而南昌把这个项目命名为“2.5产业综合体”。
南昌高新区管委会的邱垚说:“2.5产业综合体位于高新区麻中大道以北、东风路以西,一期用地面积约539亩,将建设以都市综合运营为载体,涵盖总部商务、产业创智、企业定制、软件园区、企业办公、配套商业、配套公寓、SOHO、LOFT办公的多功能综合性复合产业新城,是一个集生产型产业、生活型产业和消费型产业于一体的都市型产业综合体。这个项目由上海绿地集团来建设。”
绿地集团南昌事业部的唐宁告诉记者,出于产业升级需要和对商业配套等要求,上海多年前就建设了2.5产业城,为了建设南昌2.5产业城,他们专门赴成都青羊工业区等地考察学习,因为成都和上海在这个领域做得非常成熟。由于产业城不涉及工业生产,主要是500强企业的研发部门以及很多创意产业企业集中办公,“还有许多企业对办公条件要求很高,他们可能不需要车水马龙的CBD,因此需要定制切合企业文化的办公场所。”
选择之谜
紧邻生产园区麻丘很合适
业内人士分析,从产业定位情况看,2.5产业主要服务于中间用户,并不是终端用户,因此2.5产业内的企业为降低商务成本,通常不会入住中央商务区;但由于2.5产业的技术和知识密集的产业特性,对人力资源的要求较高,通常要求设置在人口密集的区域,以降低人员流动的成本;因此,2.5产业园区不同于一般的工业园区和加工区,不是设置在偏远的市郊,而通常设置在中心城区的边缘地带,交通便捷,园区内的商务、居住与休闲娱乐空间可以有机的组合在一起。
麻丘面临城市化
那么,南昌的2.5产业城为何锁定在城东人烟稀少的麻丘?绿地集团南昌事业部的唐宁表示,这主要是出于对当地地块属性的考虑。麻丘片区紧邻高新区的生产园区,周边已经有很多企业进驻。由于传统工业园区居住用地、消费需求等功能发展不够,而地处南昌远郊的麻丘面临城市化,因此选择麻丘是比较合适的。
高新区三产发展不足
南昌高新区管委会近年也多次表示,高新区在三产发展上滞后。3月2日,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雷霆在一个经济会议上也透露:“长期以来,我区由于偏重工业项目发展,区内研发、工业设计、现代金融、创意产业、技术转让、培训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商贸、酒店、金融、楼宇经济、文化娱乐等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制约了先进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快高新区发展,必须实行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学习上海等地的成功做法,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二产腾笼换鸟,转而发展第三产业,以实现经济总量迅速扩张、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城东发展顺势跨过瑶湖
记者了解到,近年南昌城东板块将启动瑶北互通立交建设、艾溪湖隧道建设前期工作,加快航空城路网、医药创新园路网、麻丘示范镇路网及产业项目配套路网建设。看得出来,南昌的城市建设已经从艾溪湖迈进了瑶湖之东的麻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