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就《政府工作报告》广泛征求各方面 意 见
接地气 开言路 集民智
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将于本月底召开,《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大会的重要部分,起草好《报告》内容即是对吉安“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和未来五年的部署,也是对过去五年工作总结回顾,事关吉安发展前景和经验累积。
为认真做好《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工作,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凝聚智慧,9月8日,市政府组织召开会议就《报告》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市委常委、副市长、市委秘书长刘连根出席会议。有关负责人就《报告》起草情况作了说明。
这是一次接地气、开言路、集民智的会议。会议连开三场,持续时间近10个小时,分别邀请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和吉泰走廊区域内三县三区有关负责人共计70人参会。大到吉安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小到报告中涉及的细节,大家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接地气的报告才能有生命力、有凝聚力。“老有所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保障城镇困难群众的社会养老保险是把国家的惠民政策好事办好办实。”“做好人才队伍建设才能确保吉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要有具体措施为吉安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吸引留住高技能的人才为吉安发展服务。”受邀参会的市人大代表中有社区工作人员、机关干部、教育工作者、企业家代表等等,他们带来了群众的声音。
接地气的报告才能有说服力、有感染力。受邀参会的市政协委员来自各党派、各界别。结合各自工作和调研,他们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稳定物价直接关系群众的幸福指数,要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菜、放心肉,就要抓好与‘菜篮子’息息相关的蔬菜基地、生猪基地等农产品基地建设。每年这些基地发展多少,保留多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应该有一个科学的测算。”“不管在农村还是城市,建一批普惠性幼儿园是吉安未来五年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接地气的报告才具有操作性、具有科学性。吉泰走廊是我市“十二五”规划的重头戏,将挑起实现吉安加速崛起的大梁。走廊内三县三区有关负责人是走廊建设的亲历者和建设者,他们把建设吉泰走廊的思考和感悟带到了会上。“吉泰走廊建设要紧密联系国家政策方向,要围绕政策争资立项。”“吉泰走廊必须走品牌化建设之路,未来五年在加强挖掘新品牌力度的同时,泰和乌鸡、‘半边天’、‘堆花’等传统优势品牌也不能丢,还要进一步做大做强。”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精心的修饰,字字句句却掷地有声。每一次发言都得到《报告》起草组的重视,每一条意见和建议工作人员都认真做了记录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