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转型发展的"绿色屏障"——青原发展生态经济纪实

热度164票  浏览21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11年6月14日 16:03

转型发展的“绿色屏障”

——青原发展生态经济纪实

□肖和平、刘茂林

赣江河畔,悄然形成一处占地1600亩以上的“河为脉、水为魂”的生态公园;富滩一隅,矗立着一个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广袤原野间,20万盏生态灭虫灯成为一道亮丽风景……近年来,青原区秉承生态理念,发展生态经济,营造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家园,做大做强生态文章,力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该区积极实施“生态招商”,先后拒绝了一批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项目,一次性关闭了23家废旧塑料生产企业,初步形成了有色金属、电子机械、医药化工、新型建材等支柱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26家,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24.65亿元,同比增长63.33%。该区全面搞活生态农业,积极推广生态灭虫灯等绿色环保技术,覆盖农田面积20多万亩,全区农产品生产区域基本实现全覆盖;积极开展绿色食品标志、无公害农产品申报工作,创建农产品绿标24个;景天花卉、供港蔬菜、祥欣牧业等15家农业龙头企业,万头生猪、万亩甜柚等6个“万字”基地和“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催生出农家乐及餐馆100多家,为周边农民创收开辟了新的增长点。同时,依托青原山、白云山水库、大乌山、富水河等山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去年共接待游客上百万人次。

该区坚守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等“三条红线”,大力推进水资源论 证,严把项目审批关,引导企业推行节能节水、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并坚持大手笔投入、出重拳整治,对造纸、化工等行业进行综合治理,确保排放达标。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突出抓好农业、工业、社区、学校、生态节水工作。同时,积极实施改立面塑风格、改危房保平安的“两改”工程,完成立面改造20万平方米、危房改造10万平方米。大力推进“三化四配套”建设,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1.7万亩、村巷便道硬化实现全覆盖,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全区农村基本实现自来水、卫生厕、畜禽栏、信息网配套,在青山绿水中展现出庐陵特色村镇的风姿。

青原区斥资1.16亿元,打造融合庐陵文化、生态文化、新城市文化的正气广场、文山公园、东井冈公园。同时,注重城乡水保协调发展,在中心城区,突出绿化美化,栽植景观树8372株、灌木30万余株、苗木2万多株、名贵大树1900多棵,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5%,绿地率达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平方米;在村旁地头,突出经济特色,发展“一家一品”式的庭园经济,主要栽种井冈甜柚等特色果树;在道路和农林田网,突出生态产业特色,主要栽种樟树、杨树、湿地松等既有景观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树种;在山上,突出珍贵树种特色,主要栽种闽楠、陈山红心杉等珍贵树种;在园区,突出园林特色,运用城市景观绿化理念,着力打造生态园区。目前,“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园中、家在景中”的生态景观呼之而出,全区森林覆盖率达63.57%。

TAG: 发展 纪实 绿色 屏障 生态经济
顶:9 踩:9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11 (54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04 (45次打分)
【已经有47人表态】
10票
感动 感动
7票
路过 路过
5票
高兴 高兴
4票
难过 难过
4票
搞笑 搞笑
8票
愤怒 愤怒
5票
无聊 无聊
4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决战"两区"的战略支点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综述
  • 下一篇:吉水加强村级后备干部培训有力提升干部文化素质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