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水加强村级后备干部培训有力提升干部文化素质
整合资源 创新方式 建立机制
今年以来,吉水县采取措施,全面培训村级后备干部,有力地提升了村级后备干部文化素质、创业技能和服务本领。
该县整合资源,构建了“党校系统培训、职校等其他机构补充培训、网络资源远程培训”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网络体系,共设立县级培训点3个、乡级培训点36个、村级培训点540个。从农业、财政、民政、劳动等部门共聘请28人为县委 党校讲师,建立了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该县着力丰富培训内容,培训学科涵盖法律、农经管理、就业技能、养殖技术等8类16个科目,不断提高村级后备干部依法办事、科学发展和服务群众的能力。目前,全县已有431名村级后备干部取得了大专学历,512名村级后备干部成为了致富能手,带领3130户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该县创新学习方式,组织村级后备干部开展典型交流培训,召开座谈会,用身边事、身边人感染村级后备干部,使村级后备干部学有榜样、干有标杆,增强干事创业热情;举办示范基地培训,到规模较大的“三培两带两服务”示范基地实地“取经”,现场听取“土专家”、“田秀才”技术指导和经验介绍;外出参观培训,赴江苏、山东等地,参观学习新农村建设、党建工作和经济发展中一些典型经验,增 强致富本领,提升综合素质。仅今年一季度就召开村级后备干部座谈会183次,组织外出参观12次,到基地学习168次。
该县还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培训长效机制,将村级后备干部培训工作纳入乡镇年度绩效考核,采取分级培训的方式,对村级后备干部全部轮训一遍。同时加大经费投入,从县财政和党费中划拨60万元作为专项培训经费。今年以来,县、乡共举办村级后备干部培训班61期,培训村级后备干部2560人次;组织375名致富能手外出考察,提升了村级后备干部整体素质和致富能力,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后备军,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