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让闲置低效用地变为“用武之地”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江西日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107票  浏览304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24年5月15日 10:39

“因为效益不好、连片空置土地、三年税收未达标,企业被认定为闲置低效企业。在政府部门帮助下,我们决定在自建厂房的同时引进租赁企业,将闲置土地重新利用起来。”近日,鸿远(吉水县)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荣达告诉记者。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如何唤醒“沉睡”资源,实现土地资源再生金,成为吉水县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该县积极开展工业园区土地盘活存量求增量三年攻坚行动,创新建立定原则、定清单、定责任、灵活处置“三定一活”机制,成功盘活了一批闲置低效用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攻坚破难,唤醒“沉睡”资源

“受历史原因影响,工业园区曾是闲置低效用地集中区域。”吉水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周文全告诉记者,大量土地闲置、利用不足,严重制约园区产业发展。

为摆脱这一困境,2023年,吉水县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的三年攻坚行动领导小组,坚持问题导向,对工业园区内的低效用地进行全面摸排和分类处置。该县通过实地丈量、建立清理台账等方式,精准掌握闲置低效用地的分布情况、利用现状等信息。同时,严格按照程序对园区范围内所有土地进行逐宗核查,最终确定42宗2094.99亩的闲置低效用地清单。

“针对这2000多亩闲置低效用地,我们采用高效利用、市场置换、政府回购、司法拍卖等方法,通过政策引领和市场机制引导双管齐下,引导企业积极参与闲置低效用地盘活利用工作。”周文全说。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吉水县成功盘活粤鹏环保、康馨药用等项目闲置低效用地1127.15亩,新增产值1亿元,新增就业人员1300余名。

精准发力,成功换出“高产田”

“占地40亩的江西绿羽鹅业发展有限公司因经营不善而停产,土地和厂房长期处于闲置状态。针对企业无力自行盘活的情况,我们成立处理专班。”绿羽鹅业清理盘活工作组工作人员阮声传介绍。

经过多轮协商,工作组引进江西开瑞食品有限公司对绿羽鹅业进行全资收购。在多部门全力支持下,新公司很快完成营业执照办理和投资建设,并于去年12月26日试生产,预计正式投入使用后年产值超3亿元,实现土地再利用和产业转型升级。

在盘活闲置低效用地过程中,吉水县注重精准发力,通过“一地一策、一企一策、一企一专班”方式,组建42个专班,包宣传动员、包纠纷调解、包协议签订、包腾厂腾地、包后续稳定,确保收回一宗、建设一宗、达产一宗,将闲置土地变成“高产田”,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灵活施策,注重发挥市场机制

“在公司计划扩大生产却面临土地短缺的困境时,县里及时有效盘活了吉安市辉亿豪包装材料有限公司14.54亩土地,让我们有地方新建厂房。”江西欧普特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诚对工作组的高效工作和热情服务表示赞赏。

在盘活闲置低效用地过程中,吉水县注重灵活施策,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处置。该县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协调,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等方式,鼓励企业自主盘活闲置低效用地;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市场置换、政府回购等方式,推动闲置低效用地市场化处置。同时,加强对土地市场的监管和调控,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腾笼换鸟”换来“凤凰涅槃”。通过灵活施策和精准发力,吉水县成功将一块块闲置低效用地变为热火朝天的“用武之地”。今年一季度,吉水县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49.4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10.6亿元,同比增长10.9%。(欧阳诗怡 本报全媒体记者 李 歆)

顶:5 踩:4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06 (31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22 (32次打分)
【已经有35人表态】
6票
感动 感动
6票
路过 路过
5票
高兴 高兴
5票
难过 难过
4票
搞笑 搞笑
3票
愤怒 愤怒
4票
无聊 无聊
2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9个辅助生殖类项目进医保
  • 下一篇:国家级医疗团队常驻“家门口”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