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从无麦山城到“面包之乡”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江西日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180票  浏览95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23年12月01日 18:48

11月7日,浙江省绍兴市的浙江资溪面包有限公司内,90后总经理钟涛召集生产、营运、品牌几个部门的负责人,在小会议室里开启了一场“头脑风暴”。网购高峰期临近,他们在面包的款式、造型、口味、包装、销售上精心谋划。

  2017年底,钟涛从父亲钟启文手上接过资溪面包的接力棒。今年初,他分析面包行业特点,在绍兴的越城、柯桥等地选了几个点,推出无论是装修风格还是口味包装,都更加符合年轻人喜好的资溪面包臻选店,市场反响不错。钟涛认为,若要打开新的销路,必须走进年轻人的日常生活,网络直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渠道。经过钟涛6年的独立经营,资溪面包品牌店在绍兴已超过120家,年营业额超过3亿元,资溪面包已成为绍兴家喻户晓的面包品牌。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东风劲吹赣鄱大地。资溪县马头山镇杨坊村的村民张协旺在外做面包赚钱的消息,在同村的钟启文心头激起不小的波澜,刚二十岁出头的他毅然走出山村,前往张协旺开办的面包厂拜师学艺。学成之后,钟启文借了3000元,在江西广昌县开店赚了第一桶金,后来他辗转全国多地,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闯劲,开了多家面包店。2007年,钟启文又和几个乡亲在绍兴联合开办了面包公司。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资溪面包不仅在绍兴成功站稳脚跟,而且日益发展壮大,截至2017年,资溪面包在绍兴的门店数量达到80家。

  和钟启文一样,20世纪90年代初,资溪人徐全龙揣着15元钱只身闯杭州,成为第一代“面包大军”中的一员。后来,徐全龙另辟蹊径,2002年返乡办起了面包人才培训学校。至今,培训学校已培养全国各地烘焙人才4.86万余名,70%的学员通过自主创业,成了面包店老板,带动近20万人从事相关工作。

  如今,资溪这座不产小麦的山城小县,已和面包密不可分。2006年12月,全国工商联烘焙业公会授予资溪县“中国资溪——面包之乡”的称号。正是因为许多像张协旺、钟启文、徐全龙般的“闯一代”的开拓,资溪面包才能走出江西,香飘全国。

  近年来,资溪县因势利导,开发建设资溪面包食品产业城,打造资溪面包全产业链,催生了又一批“烘焙大军”。到目前为止,资溪已向全国输出了超过5万名面包从业者,在全国近千个城市开了1.6万多家面包店,年创产值200多亿元。鲍师傅、泸溪河、詹记等在全国各地耳熟能详的面包品牌,发源地都是资溪。

  现在,资溪面包产业出现了更多的新面孔、新气象,“创二代”以自己的理解,赋予它新颖、时尚、独特、便捷的内涵。钟涛说,资溪面包一路走来不容易,从父辈开始渐渐有了知名度,自己更有责任来提升它的美誉度。(全媒体记者 胡勇飞 涂序理 徐 铮 吴福清 摄影报道)

顶:6 踩:7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26 (61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16 (56次打分)
【已经有50人表态】
7票
感动 感动
5票
路过 路过
7票
高兴 高兴
7票
难过 难过
7票
搞笑 搞笑
6票
愤怒 愤怒
6票
无聊 无聊
5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办好实事暖民心
  • 下一篇:磨炼新技艺 创造新精彩(工匠绝活·特别策划)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