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江西省科考首次采用“无人机+红外热成像”技术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江西日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79票  浏览23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23年7月06日 22:07

  “快看,2头梅花鹿带着1头小梅花鹿在悠闲地散步。”7月2日晚,深蓝色的夜空下,在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监测站,一群年轻人围着红外热成像显示屏,热切地交流着。在保护区上空飞行的无人机,不时被调适飞行高度,不间断传回更加清晰的画面。

  他们是桃红岭保护区综合科考梅花鹿(华南亚种,下同)种群专项调查第一阶段的科考队员们。让他们目不转睛的,是屏幕上不断变化的一幅幅“剪影画”——绿海丛林在画面中变成了灰色的山水画,不时有白色的剪影在行走或跳跃,只见3头梅花鹿正伸长脖子,昂首挺胸地往前走。

  “这是我省科考首次采用‘无人机+红外热成像’技术调查梅花鹿种群数量。”科考队领队、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言阔告诉记者,由于所有高于绝对零度(零下273.15摄氏度)的物体都会产生电磁辐射,“红外热成像”技术将物体表面温度转换成肉眼可见的图像,并用不同颜色显示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实现物体区分。当无人机在保护区上空150米的高度飞行时,其拍摄到的热图就能看到丛林中的动物出没,当无人机飞行高度降至50米时,就能清晰地看到动物的轮廓、肢体、动作。

  “你看,体型修长的是梅花鹿,四肢粗短的是野猪,跳跃幅度大的是华南兔。”李言阔一边指着热图,一边告诉记者,通过热成像技术,丛林里较大体型的兽类能被精准定位,科考队员再依此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保护区刚成立时,科考采取传统的样线法进行调查,即将保护区划分成30余条样线,3至5名科考队员走一条样线,边走边记录所见动物出没的时间、地点,同时搜集动物粪便带回实验室研究。同一条样线一般要走2次,历时2个月。与传统样线法比起来,“无人机+红外热成像”技术运用于科考调查,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极大地提高科考的效率和数据精准度。“经过前几次试飞,我们认为,在本次综合科考中引入该技术是可行的。”

  科技的进步带来科考技术手段的更新迭代。近年来,红外相机被引入科考,成为传统样线法的重要补充。红外相机就像隐形人“站”在森林里一样,动物从其面前走过也不会发现它,但它却能将动物的“底细”拍得一目了然。目前,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布设250余台红外相机(其中70余台5G红外相机),安装了“天空地”一体化生物多样性监测管理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了全域“人防”加“技防”。(全媒体记者杨碧玉、朱兆恺)

顶:3 踩:7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52 (23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58 (24次打分)
【已经有22人表态】
  • 上一篇:从“蜗牛奖”到“骏马奖”
  • 下一篇:“无名英雄”是我们最闪耀的勋章(法治头条)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