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模范机关我们这样干——市直机关党组(党委)书记访谈] 以“123”为抓手 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吉安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 匡仁栋
市乡村振兴局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以“123”为抓手,激活机关“战斗力”,走好乡村振兴“赶考路”,做好乡村振兴“答卷人”,着力打造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筑牢“一道防线”,打造政治过硬的模范机关。市乡村振兴局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通过党组中心组领学、机关党支部促学、“每月一书”等形式扎实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强化全局干部的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不断筑牢思想防线,站稳政治立场;每日公示学习强国学习情况,每季度评选学习标兵,引导机关干部在“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组织党员干部瞻仰革命遗址遗迹,引导党员干部在学思践悟中践行初心使命。
落实“两项机制”,打造务实为民的模范机关。一是建立快速认定机制。结合“四化四早”防返贫监测帮扶模式和“宽、早、简”工作要求,创新引入第三方机构实地调查评估,在全省首创推行监测对象7天快速认定,让农户认定监测对象的时间从原来的25日缩短为7日,筑牢防返贫致贫底线。二是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各县(市、区)继续保持不少于1000万元的“遇困即扶”专项资金,坚强护航“遇困即扶”新机制;发动社会各界力量,通过爱心捐赠创建市级“遇困即扶”快捷解困救助专项基金,对常规性政策帮扶后仍然无法消除致贫返贫风险的群众,实施重大灾害、重大疾病等特殊救助措施,确保风险稳妥消除。
聚焦“三大主题”,打造干事创业的模范机关。一是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成果。通过实施防返贫监测帮扶、项目资金管理、脱贫特色产业、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就业、易地搬迁后扶、衔接政策保障“六大巩固提升行动”,落实周分析月通报、线上线下督导、结果运用三项制度,持续推进“三落实一巩固一衔接”,守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二是聚焦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在全省率先实施“211”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程,通过高起点谋划、全领域培训、高质量推进、强要素支撑、多机制压实等有效措施,两个示范县规划完成并通过省审核,井冈山集中连片示范区建设通过国家第三方评估,并获得全国第四的好成绩。全市100个示范村规划编制全部完成,已开工项目839个、投入资金7.76亿元。三是聚焦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在全省率先成立吉安市乡村振兴学院,坚持市县乡村“四级联动”“1+14+163”联合办学模式,按照“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的办学思路,各级乡村振兴学院为2.8万余名干部群众开展培训451场,培养了一批懂技术、能致富、强引领、增活力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