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水库的自述:“库长制”下的涅槃重生
冬日阳光照耀,湖面碧水清清。水库岸边的垂钓者,慵懒地呼吸着甜甜的空气。鱼儿畅、白鹭栖、山水美景融为一体……游人脚踩着干净鹅卵石时撒下的欢乐,让我不禁陷入了回忆。
这几年,我也不容易,经历了很多。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我是吉州区兴桥镇麻下水库。曾经,我也是吉安的“西湖”。
自我建成以来,人们就利用我水质好、交通便利等优势,开始养鱼,肥美的鱼儿着实令承包户开心。2012年,吉州区台湾农业科技示范园落户于此。这是一个集薰衣草园、儿童游乐设施等项目于一体的综合性游乐场所。当然,也安排了小游船项目。所以,从那时起,每天前来看望我的游客络绎不绝,他们或在岸边垂钓,或与我合影留念,或者坐着小游船在我的怀抱里观光。就连刁钻的摄影师也看上了我的美色,平均每天不少于10对新人在这取景。
从一片荒山、一座孤独的水库到游客不断、热闹异常,周边的村民们也纷纷加入这个队伍,在家门口谋得一份工作。
看着承包户的丰收喜悦、一对对新人的幸福模样、村民开开心心上下班的样子,别说,我也打心底里高兴。
可是,好景不长。受利益驱动,本只能承受人放天养的我,却被长期地投放饲料、有机肥等。周边的村民也开始在园内养家禽,粪便废水直接排到我体内,我的体质一年比一年差,湖水浑浊、水质难闻、鹅卵石也披上了绿衣裳……没有游客再来看我了,就连最喜欢我的白鹭也飞走了。我没有了生机,周围也没有了人气,一度沉沦。
有了“金山银山”,更要懂得守护绿水青山。生态环境的保护,还得问计于山水。
2018年,我的春天终于来了。我遇上了“库长制”,碰上了吉州区率先推行的水库水质专项整治行动。这一年,吉州区率先出台水库水环境专项整治方案。该区积极贯彻落实方案,严格落实退包退养,多举措对我进行整治修复。2020年,该区又出台《吉州区水库水质整治提升“一库一策”实施方案》,各路专家就开始为我把脉疗伤。一包包石灰、一袋袋有益菌等撒进我的身体里,为我做生态修复,全面改善提升水库水质。
那段时间,村支书、吉州区现代农业示范园的负责人、镇政府的干部没日没夜地守候在我身旁。哦,对了,区领导也经常来看望我的伤势。
幸好,一切都挺过来了,我迎来了艳阳天。现在,我的身体康复如初,水清岸绿、鱼翔鸟栖,好一幅祥和的美好画卷!
文/井冈山报全媒体记者范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