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扎根金盆 守护青山

热度110票  浏览15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21年11月23日 14:51

在距离赣州市信丰县县城一小时车程的金盆山林场,15.82万亩的森林郁郁葱葱,森林覆盖率高达97.1%,曾先后获得“中国最美林场”“全国林业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十佳林场”等荣誉称号。这是金盆山林场人60余年的坚守、几代林场人辛勤汗水浇灌的结果。

1957年12月,为响应“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金盆山林场成立。“当时吃在山上,住破庙、工棚、瓦桥,种树砍树全靠肩挑手扛。”现年80岁的龚令安是首批林场人。一根木材重达两三百公斤,他在搬抬时曾划伤左脸,至今疤痕犹在。“那时条件虽然艰苦,但大家没有怨言,一心只想把工作干好。”

龚令安还动员三个儿子、一个孙子到林场工作。大儿子龚循发记得,1990年的冬天,26岁的他和4名护林员巡山时发现130多棵大杉树被砍倒在地。从杉树胸径来看,树龄均在20年以上。5名护林员原地蹲守。当天晚上10时,16名偷盗者潜入山里准备搬运杉树。护林员们上前喝止但遭到围攻,一名护林员被打伤,留下脑震荡的后遗症。

红色初心,绿色情怀。金盆山林场现有职工375人,每个人都有一段为林场默默奉献的故事。

“林二代”黄连可说,20世纪90年代末,计划经济加快转向市场经济,国有林场运营举步维艰。“当时三分之二的职工自带干粮、轮岗上班。”在艰苦的条件下,职工们坚守5年多。直到2014年林场改革,由企业变成事业单位,林场职工才算挺过困境。

龚令安的孙子龚良斌出生于1989年。2014年从九江学院毕业后,他继承爷爷和父亲的事业,在金盆山林场坪石分场营林科留了下来。“一代接着一代干,看到亲手栽种的树木成林,我们付出青春无怨无悔。”龚令安说道。

正是靠着一代又一代林场人60多年扎根大山、接续奋斗,才有今天金盆山的山川秀美、生态和谐。(记者 杨碧玉)

顶:6 踩:7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73 (30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84 (32次打分)
【已经有35人表态】
6票
感动 感动
4票
路过 路过
6票
高兴 高兴
4票
难过 难过
6票
搞笑 搞笑
3票
愤怒 愤怒
3票
无聊 无聊
3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江西省油茶和现代农业两项目获批
  • 下一篇:江西两单位入选首批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