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件实事办好 件件好事办实——井冈山农高区“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侧记
“我为群众办实事”,它不是一句口号,它是植入心间的行动指南。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井冈山农高区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同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深入园区建设项目、科研平台、企业一线走访调研、征求意见,切实了解入园企业和群众需求,形成了一份寄载群众期盼、体现党员担当的“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清单”,让党史学习教育的思想成果,真正转化成为了为群众办实事的行动力量。
在这份任务清单上,清清楚楚地记载着22项要办的实事。随着这一件件实事的推进,园区内职工与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也在悄然提升。
36个重点项目,按下“快进键”!
井冈山农高区的升级建设,不仅是为吉安现代农业发展立标杆作示范,更是为国家南方红壤丘陵地区高效农业发展找到新时代的解决方案。为积极推进升建工作,井冈山农高区打响了一场“百日攻坚战”,以重点项目建设为引领赋能园区升级发展。经过连续100天奋战努力,36项重点工作任务顺利推进,在基础设施建设、主导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取得较好成效。
据统计,井冈山农高区创新研发产业园项目已开工建设,井冈农业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基本建成;新增种植井冈蜜柚200亩,繁育井冈蜜柚营养袋苗40万株,完成千亩蔬菜设施栽培基地道路建设和80%设施大棚主体建设;1204亩蜜柚产业带和7.57公顷加工区标准厂房项目正加快实施;成功引进南通双伟农业发展等公司,签订蔬菜基地项目合同;同时,已成功申报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争取到“百城百园”等科技创新项目37项,植物工厂、红壤科技馆和智能农机研究院等正在加快推进建设并成功引进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等科研团队。
暖心帮扶不间断,架起党群连心桥!
井冈山农高区坚持学党史,抓调研,办实事,积极组织园区党员干部深入挂点帮扶的上田侯路社区,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帮扶工作中的一件件小事,汇聚起了一股股暖流,架起了党群之间的连心桥。
中山世纪花园小区是一个无物业小区,近几年来,小区里杂树树枝生长过快、过密,有些枝条还伸到了居民窗户的玻璃上,导致居民无法开窗通风,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井冈山农高区干部职工知道后,发挥农业部门的“特长”,很快就带着专业设备来到现场,对树体进行了修锯。这一“锯”,锯去的不仅是多年斜生的杂木,更是锯去了居民心头萦绕多年的安全隐患,受到小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在国庆节期间,井冈山农高区帮扶小组利用节假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永叔街道上田侯路社区帮扶对象和困难群众送去了生活物质和节日问候。据了解,井冈山农高区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不仅经常性深入挂点社区慰问那里的16户困难群众,还经常性走访乡村振兴帮扶点兴桥镇泉塘村的14户脱贫户。经常性的走访,走着走着,就走亲了。了解了群众所思所想,他们就送科技进村入户,当起“教练员”,指导村民发展产业,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
聚焦民生办实事,件件小事聚人心!
为群众办实事,“实”的落脚点,在群众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实”的出发点,不仅仅局限在“任务清单”上。日常中的件件小事,事事办实,才能更好地汇聚起干事创业“实实在在”的精气神!
今年的夏天烈日炎炎,园区下属企业井冈山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聘请的工作人员因离家较远,中午大部分就在工作场地休息。井冈山农高区立即沟通协调,为它们安排了临时休息场所,并适时调整工作时间,避开高温时段。国庆假期前一天,井冈山农高区工作人员在园区巡查时,发现园区停车场树枝上悬挂着脸盆般大小的马蜂窝,时不时的有马蜂飞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园区工作人员立即现场指引群众绕行,并通过拉起警戒线、发布手机消息以提醒来往群众注意避让,预防出现马蜂伤人事故。同时,立即与消防联系。经过半小时的努力,及时为辖区成功清除“马蜂窝”安全隐患,受到了民众的连连称赞。
井冈山农高区公共停车场区域由于未安装顶棚,停在车位上的汽车容易遭受暴晒雨淋。前来参观旅游和开展研学的群众团体期盼能有“更好”的停车场。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井冈山农高区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迅速安排职工与专业设计公司进行对接,踏勘现场,商定设计施工方案,确定了建设一个面积约640平方米的停车棚。施工完成后可供8辆大巴车和一些私家车停车。不仅如此,新建设的停车棚设计采用光伏板材料,既可以起到遮阳防雨功能,又能光伏发电,为园区提供电源。
文/王忠先、欧阳华兵 井冈山报融媒体记者芦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