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稳中加固 稳中向好――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解读

热度111票  浏览10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21年9月16日 22:25

  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

  日前,吉安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出炉。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179.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1%,列全省第三;大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较快增长,重点监测的17个主要经济指标中,有约三分之二的指标增幅高于全省,近一半的指标增幅排位列全省前三,顺利实现“双过半”。

  面对“十四五”开局第一个经济“半年考”,“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是吉安市交上的来之不易的“期中答卷”。透过这份答卷,全市经济运行“总体态势稳、产业发展好、增长动能足、发展质量高、运行效益优”的特点跃然眼前,传递出高质量发展信号。

  总体态势稳

  万仞高山,始足于稳。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正处在爬坡过坎、转型升级关键阶段的吉安,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以奋勇争先的精气神拼出了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总体态势的稳健,搏出了“稳稳的幸福”。

  ――宏观稳健。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179.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1%,列全省第三,高于全国、全省0.4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9%,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并且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消费价格涨势温和。截至6月底,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8%;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

  ――增速平稳。上半年,全市绝大部分指标延续了一季度“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17个指标中有11个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9.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1.4%,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长13.2%,工业用电量增长29.6%。

  ――排位稳定。17个指标中有8个指标增幅排位居全省前三,与一季度基本相当,大部分指标排位保持靠前水平。其中地方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同比提高值)、人民币存款余额位居第一。

  产业发展好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吉安市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崛起,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以工业化思维狠抓现代农业发展,深入实施“全景吉安、全域旅游”战略。这份“期中答卷”中,三产的一串串增长数据不仅是产业发展的最好回应,更体现了吉安市构建富有吉安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前进步伐。

  ――农业生产有增长。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3.5亿元,同比增长8.9%。蔬菜油菜籽等经济作物产量保持增长,(下转三版)(上接一版)蔬菜及食用菌累计播种面积58.7千公顷,增长3.8%;产量125.1万吨,增长4.3%。渔业生产结构优化,水产品产量11.2万吨,增长3.6%。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全市新增六大富民产业种植面积39.78万亩,总面积超过600万亩。

  --工业发展有支撑。今年以来,吉安市大力实施工业倍增升级行动,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实现营业收入719亿元,增长2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0%,列全省第三,两年平均增长10.0%。

  --服务业发展有亮点。旅游业迅猛复苏,全市旅游总人数4791.17万人次,增长79.8%;旅游总收入473.59亿元,增长96.0%。邮政物流行业保持较快增长,中通快递产业园、京鼎冷链物流产业园等6个项目竣工运营,物流企业总数达1386户。全市邮政快递业务总量7.85亿元,同比增长30.6%;快递业务收入3.84亿元,同比增长46.7%。房地产市场回暖复苏,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87.3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3.9%。

  增长动能足

  经济这艘大船要行稳致远,动力必然要充足。吉安市紧盯重点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扩投资;积极深挖内需,释放消费潜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引资壮大市场主体……方方面面出实招,激发市场潜力,增强经济动力。

  ---投资增长保持平稳。上半年,全市扎实推进"项目六大会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1%。今年全市重点建设项目602个,截至6月底,累计完成投资1118.4亿元,占年计划的54.4%,快于序时进度。全市新签约"5020"项目15个,其中"50"项目4个。

  ---消费市场持续活跃。上半年,全市举办相约春天消费季、春季惠民车展等60余场促消费活动,打造"庐陵百味"品牌,建设26个夜间经济集聚区,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0.47亿元,增长31.4%。

  ---资金投入保持平稳。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932.50亿元,增长19.2%,列全省第二,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实际利用省外项目资金476.07亿元,同比增长9.1%。实际利用外资8.36亿美元,同比增长6.9%。

  ---市场主体持续壮大。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7.45万户,同比增长237.7%;其中,新登记私营企业1.05万户,同比增长31.7%;新登记个体工商户6.32万户,同比增长372.1%。

  发展质量高

  发展要"拼速度",更要"拼质量"。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高质量要求,吉安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体现在产业结构的加速升级,还体现在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更体现在发展为了人民的坚实落脚点。

  ---结构不断优化。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结构由一季度的6.9:44.9:48.2调整为6.3:46.8:46.9。从投资结构看,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1.5%,高于全部投资增速1.4个百分点。

  ---新经济增势明显。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2.8%,占规模工业比重为37.1%,高于全省10.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8.0%,占规模工业比重为55.2%,高于全省17.3个百分点。

  ---民生投入持续增长。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8.73亿元,增长2.2%,其中民生支出237.7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7.0%。其中,住房保障支出8.92亿元,增长18.3%;教育支出54.95亿元,增长1.9%;科学技术支出7.73亿元,增长28.7%;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4.57亿元,增长24.8%;节能环保支出9.57亿元,增长37.7%;交通运输支出10.69亿元,增长35.8%。

  运行效益优

  经济运行情况稳不稳、好不好,最后还要看运行效益,看三个"钱袋子"。全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效益良好,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城乡居民收入三个"钱袋子"都喜迎丰收,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了百姓。

  ---财税收入提质。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2.29亿元,同比增长6.6%。地方税收收入71.56亿元,增长14.1%,列全省第三。

  ---居民收入提高。上半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67元,增长10.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91元,增长14.9%。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2.99,比上年同期缩小0.11。

  ---企业经营提效。1~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2.16亿元,同比增长31.7%。1~5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4亿元,同比增长22.4%;实现利润总额9.13亿元,同比增长22.7%。

  历史不负奋斗者,未来属于奋斗者。这场"十四五"开局之年的经济"半年考",既是节点,又是起点。有上半场"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良好开局,下半场,值得期待。(记者孔璐)

顶:8 踩:6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0.48 (31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27 (30次打分)
【已经有36人表态】
7票
感动 感动
2票
路过 路过
7票
高兴 高兴
4票
难过 难过
7票
搞笑 搞笑
2票
愤怒 愤怒
4票
无聊 无聊
3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上半年全市担保贷款支撑创业成绩单亮眼
  • 下一篇:“智”助吉安首位产业发展,专家这样说……(图)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