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市担保贷款支撑创业成绩单亮眼
曾佳斌(化名)下岗后成立了一家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了创业之路。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资金周转困难,今年6月份,他向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申请创业担保贷款20万元,当月发放贷款,解决了企业的资金困难。这是吉安市担保贷款支撑创业的一个缩影。记者日前采访获悉,全市创业担保贷款上半年完成全年民生工程任务的逾7成,成绩单非常亮眼。
今年1至6月,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21亿元(其中贴息贷款8.73亿元),完成全年民生工程任务的74.85%。其中,扶持个人创业6.824亿元,占当期发放贷款总量的74.13%;扶持小微企业2.382亿元,占当期发放贷款总量的25.87%;回收到期贷款9.8亿元。通过创业贷款直接扶持个人创业4457人次,带动就业17379人次。
创业担保贷款是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扩大就业规模的有效途径,是帮助重点群体自立自强的有力支撑。为突出重点将创业担保贷款工作抓出实效,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推出5大为民办实事举措,以更佳的服务态度、更优的服务质量推动我市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再上新台阶。
放宽小微企业申请条件。1年内新招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数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人数的15%(超过100人的企业达到8%)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的劳动合同;或1年内企业稳定就业岗位达到95%以上的小微企业就可以申请创业担保贷款,额度最高600万元。
提升贷款额度。个人最高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额度为20万元;对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的创业人员,可申请不超过3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合伙创业的,根据符合条件的创业者适当提高贷款额度,贷款金额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延长个人贷款期限。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期限一轮最长不超过3年;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期限一轮最长不超过两年,累计扶持均不超过3轮。
提供续贷资金周转帮扶。协调金融机构开展“无还本续贷”,在疫情防控期间,利用担保基金提供续贷周转,充分发挥担保基金垫付功能,从担保基金中拿出一定比例(不超过总量的10%)的资金先行垫付,作为担保贷款续贷周转,专项用于为受疫情影响的创业个人和小微企业续贷提供周转资金扶持,积极帮助创业个人和小微企业防范创业资金链断裂风险,实现能续快续、应贷尽贷。
强化信息化建设推进。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引导创业人员通过江西人社一体化综合信息系统、江西省创业担保贷款微信公众号、“e百福”APP和“江西省创业担保贷款服务平台”等线上办理平台申请,进一步简化操作程序,缩短办理时间,提高工作效能。(记者徐瑞春、实习生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