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新闻 | 吉安概况 | 吉安规划 | 县志 | 江西新闻 | 国内新闻 | 旅游风俗 | 特产美食 | 亲子健康 | 房产情感 | 数码科技 | 网络互联

小竹子长成大产业——看遂川白水仙毛竹专业合作社如何做足“竹”文章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编辑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发布者:admin
热度160票  浏览4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进入吉安论坛 时间:2021年8月27日 20:34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税务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2020年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名单中,遂川县碧洲镇白水仙毛竹专业合作社榜上有名。

这家农民合作社为何能获得如此殊荣?是什么力量支撑毛竹产业发展得风生水起?

“以前,村民在一亩三分地里‘刨食’,产出低、效益低、成本高。如今,全村201户村民,种植毛竹的就有198户, 98%的种植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每亩收入上万元,靠着毛竹产业发家致富。”白水村党支部书记、毛竹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梁新华笑眯眯地说,“多亏了国家的政策好,2020年合作社实现经营收入340万元,社员人均增收4860元,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村里的环境越来越美了。”

从卖原竹到卖产品

锯竹、分选、破竹、冲坯……一根根细长竹丝就出来了。然后,摇身一变成了筷子、烧烤签等。白水村毛竹加工厂里一片忙碌,老板曾尚吾忙着指挥工人晾晒竹丝。

曾尚吾说,过去一根竹子顶多卖7至8元,村民大都不愿花过多的心思,只简单地把山上的竹子砍下来,直接低价卖给外县客商省事。

在外务工多年的曾尚吾,一直有回乡办厂的念头。听说村里专门成立了毛竹专业合作社,当即申请加入,并办起了一家拉丝厂。

如今,曾尚吾的加工厂有12名工人,每人月工资5000元以上。生产的产品远销新疆、广东、湖北等地。“毛利率约6%,年赚30万元左右。”

像曾尚吾这样的人,在遂川还有很多。许多在外务工返乡人员纷纷办起了竹胶合板、竹地板、竹家具等生产各类竹产品的小企业。

从山民富到乡村兴

垦复、低改、抚育、施肥、防治病虫害,经社员精心呵护的毛竹林,一片郁郁葱葱。近日,笔者走进竹林示范基地,一股清凉的竹香扑面而来。

成立于2015年的白水仙毛竹专业合作社,始终把发展毛竹产业当作村民脱贫致富的产业抓手。在示范基地建成后,不少农户搭上了这趟“快车”,梁芳态就是其中之一。

梁芳态原是红卡贫困户,妻子长期患病住院治疗,是村里的困难户。2018年,梁芳态将自家70.4亩竹林地折合股金4.9万元入股,当年就拿到合作社人均分红1000元。同时,加上山上毛竹的收益和在家门口毛竹加工厂上班,有了稳定的收入,当年就脱了贫。

“把山当田耕,把竹当菜种。”毛竹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一起发展致富。2020年,201户村民在合作社产业辐射带动下,实现人均增收1000多元。

“通过采用‘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建立标准示范基地和竹笋两用林基地3000亩,引进竹笋加工企业6户,让社员在家门口就业,增产增收。”梁新华说。

从卖竹品到卖风景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是人们的老观念。如今,这老观念更新了,变成了靠山养山,靠水护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理念。

2019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白水仙毛竹专业合作社以万亩竹林、云海瀑布、自然山水作为竹林景区特色来打造,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通过挖掘竹子生产、文化、碳汇等特色优势,开发了白水仙风景区,成为集科普、观光、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特色竹业示范基地。

目前,白水仙风景区已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前来游玩。以毛竹为依托,发展毛竹文化产业的村民达30余家。

白水仙毛竹专业合作社成员、江西省水口峰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尚翰高兴地说:“现在,游客络绎不绝,2021年上半年就接待3万多名游客。”

文/ 肖初生、肖泽龙、刘祖刚

顶:10 踩:12
对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当前平均分:-1.33 (45次打分)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11 (47次打分)
【已经有46人表态】
8票
感动 感动
6票
路过 路过
6票
高兴 高兴
3票
难过 难过
5票
搞笑 搞笑
7票
愤怒 愤怒
7票
无聊 无聊
4票
同情 同情
  • 上一篇:遂川干部入企解难题
  • 下一篇:遂川优化营商环境助发展
  •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江西吉安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吉安微搏

    网络资源